萧寺借栽陶令菊,祗园分种邵平瓜
出处:《再次前韵二律喜其寄傲僧庐深得幽寂之趣》
元末明初 · 叶颙
健理烟波钓月槎,困眠云屋野僧家。
清谈自足酬玄旨,佳句仍堪罩碧纱。
萧寺借栽陶令菊,祗园分种邵平瓜。
翻经石上琴弹罢,最喜良宵两部蛙。
清谈自足酬玄旨,佳句仍堪罩碧纱。
萧寺借栽陶令菊,祗园分种邵平瓜。
翻经石上琴弹罢,最喜良宵两部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超然的画面,诗人叶颙以"健理烟波钓月槎"起笔,形象地刻画出一位在湖光山色中悠然垂钓的隐士形象,乘着月夜的小舟,自在地探索自然的奥秘。他选择在云雾缭绕的僧人住所休息,生活简朴而精神满足。
"清谈自足酬玄旨"表达了诗人对深邃哲理的追求,通过与僧侣们的清淡交谈,他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和对道家哲学的理解。"佳句仍堪罩碧纱"则暗示他在这样的环境中创作出意境优美的诗句,仿佛被绿意环绕,增添了诗意的朦胧美。
诗人还提到在萧瑟的寺庙里种植陶渊明喜爱的菊花,以及在禅院分享邵平的瓜果,这些细节体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隐逸文化的认同。"翻经石上琴弹罢",诗人沉浸在阅读佛经和弹奏古琴的闲适生活中,夜晚更是被田野间的蛙鸣声所包围,增添了夜晚的和谐与静谧。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隐居僧庐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的赞美。叶颙的诗风清新淡雅,富有禅意,充分体现了元末明初时期文人士大夫的隐逸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