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我五松山,怀袖粲珠玉
宋 · 李光
吾乡顾虎头,千里飞食肉。
名参庆历贤,罪入元祐录。
堂堂想仪刑,凛凛见眉目。
百年议论定,奇祸反为福。
森然见诸孙,刻励如白屋。
我观宣和间,权倖互当轴。
一时名家子,半为阉宦辱。
暂时得富贵,卑贱等厮仆。
君家贤伯仲,抗志守先躅。
幽情寄铅椠,雅尚在松竹。
僧房忍朝饥,雪牖耽夜读。
访我五松山,怀袖粲珠玉。
嗟予久放浪,岁晚守穷独。
闭门雀可罗,三径草常绿。
依山结衡茅,一饭共脱粟。
呼儿具□□,山肴杂野蔌。
对桉笑复颦,负我十围腹。
去去乐琴书,山中芋魁熟。
名参庆历贤,罪入元祐录。
堂堂想仪刑,凛凛见眉目。
百年议论定,奇祸反为福。
森然见诸孙,刻励如白屋。
我观宣和间,权倖互当轴。
一时名家子,半为阉宦辱。
暂时得富贵,卑贱等厮仆。
君家贤伯仲,抗志守先躅。
幽情寄铅椠,雅尚在松竹。
僧房忍朝饥,雪牖耽夜读。
访我五松山,怀袖粲珠玉。
嗟予久放浪,岁晚守穷独。
闭门雀可罗,三径草常绿。
依山结衡茅,一饭共脱粟。
呼儿具□□,山肴杂野蔌。
对桉笑复颦,负我十围腹。
去去乐琴书,山中芋魁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光所作,名为《季微季晖昆仲相继见访风姿议论皆慨然有祖风季晖仍出佳篇见贻语极不凡且云即往山中读书作诗送行》。诗中描绘了诗人与两位兄弟季微和季晖的会面情景,以及他们谈论的话题。兄弟俩的风度和言谈都充满了对祖先风范的追忆,尤其是季晖更是在诗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中提到的“吾乡顾虎头”可能是指某位历史人物,但在此处并未明确指出。接着描述了兄弟俩的名字和他们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地位,暗示了他们的家族背景和成就。随后,诗人通过“堂堂想仪刑,凛凛见眉目”表达了对兄弟俩外貌和气质的赞赏。
进一步地,诗人提到了兄弟俩的子孙们,强调了家族的传承和精神的延续。他对比了兄弟俩与“一时名家子”的不同命运,后者因权贵的庇护或陷于权谋之中而遭受屈辱,而兄弟俩则坚守着家族的传统和志向。
诗中还提到了兄弟俩的生活方式,如季晖在僧房中忍饥夜读,体现了他们对学问的热爱和追求。诗人自己也表达了对自由放浪生活的反思,以及对与兄弟们相聚、共读琴书的向往。
最后,诗人邀请兄弟俩前往山中读书作诗,并以山中的芋魁作为送行的象征,表达了对兄弟俩未来生活和创作的美好祝愿。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兄弟俩的风采和家族的荣耀,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学问和自然生活的深情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