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河间不立胶东立,礼乐千年尚未兴全文

河间不立胶东立,礼乐千年尚未兴

出处:《阳陵
明 · 殷奎
恭俭相仍自足称,路人犹解指阳陵。
河间不立胶东立,礼乐千年尚未兴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殷奎所作,题为《阳陵》。诗中通过对比“恭俭”与“路人”的行为,以及对历史人物河间与胶东的不同处理,表达了对礼仪乐教千年未兴的感慨。

首句“恭俭相仍自足称”,意在赞扬那些能够保持恭敬和节俭的人,他们的行为足以受到称赞。这里的“恭俭”不仅是一种道德品质的体现,也是对古代儒家思想中重视礼仪与节制的推崇。

次句“路人犹解指阳陵”,则以“路人”对“阳陵”的了解,隐喻了知识或文化的普及。阳陵作为地名,此处可能象征着一个重要的文化遗址或历史遗迹,而“路人”能知晓其名,意味着文化知识已经广泛传播,连普通人也有所了解。

第三句“河间不立胶东立”,通过对比河间与胶东两个地方的处理方式,暗示了不同地区或不同人对待同一事物的不同态度或结果。这里可能暗含了对某些地区或个人未能正确传承或发扬文化传统,而另一些地区或个人则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的感慨。

最后一句“礼乐千年尚未兴”,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千年来的礼仪乐教未能全面复兴的遗憾。这句话强调了尽管时间久远,但社会上对于礼仪乐教的重视程度似乎并未达到理想状态,反映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价值的深切关注和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形象的描绘和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于社会道德风尚、文化传承以及传统价值观的思考和忧虑,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