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偷格律无人识,只恐王家燕子知
出处:《金陵杂兴二百首 其九十七》
宋 · 苏泂
梦得当时五绝诗,一回吟起一回悲。
试偷格律无人识,只恐王家燕子知。
试偷格律无人识,只恐王家燕子知。
注释
梦得:指刘禹锡,字梦得。五绝诗:五言绝句,一种古体诗形式。
吟起:吟诵。
悲:悲伤。
格律:诗词的韵律规则。
无人识:没有人能识别。
恐:担心。
王家燕子:暗指王维,唐代诗人,这里借代有才华的人。
翻译
梦得那时写的五言绝句,每次吟诵都引起我一次悲伤。尝试偷偷学习格律,却无人能识,只担心连王家的燕子都能察觉。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苏轼的《金陵杂兴二百首》中的第九十七首,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情绪。诗中“梦得当时五绝诗,一回吟起一回悲”两句,通过对往昔五言绝句(一种古典诗歌形式)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记忆的怀念,每次吟诵那些旧日之作,都不禁泛起深深的哀思。
“试偷格律无人识,只恐王家燕子知”两句,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情感。这里,“偷格律”指的是在隐蔽中遵循古代诗歌格律进行创作,而“无人识”则表明这种努力很少有人能够理解和认可。但即便是在这样不被外界所了解的情况下,诗人仍旧担心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会为世人所知晓,尤其是那些身处权势之中的人,如“王家燕子”。这里的“燕”可能指的是燕国或者燕京,即今天的北京,而“燕子”则有着隐喻的意味,可能代表了与政权有关联的智者或洞察者。诗人通过这种担忧,展现出一种深刻的心灵孤独和对外部世界的戒备心理。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精致的意象、丰富的情感以及巧妙的隐喻,描绘了一个内心复杂、情感细腻且思想深邃的古代文人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