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郎易得芳时恨,昭谏犹淹记室才
出处:《愔仲同年独游湖上园寄示二律次韵寄怀 其二》
清末近现代初 · 陈曾寿
遥忆湖园独破苔,残春如梦静池台。
冬郎易得芳时恨,昭谏犹淹记室才。
云过龙鸾聊写影,风高燕雀漫相猜。
花边绀鬓低吟处,一片飘红可得回。
冬郎易得芳时恨,昭谏犹淹记室才。
云过龙鸾聊写影,风高燕雀漫相猜。
花边绀鬓低吟处,一片飘红可得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往昔湖园之美的追忆与怀念。首句“遥忆湖园独破苔”,以“遥忆”二字开篇,营造出一种时空交错、思绪飘渺的意境,接着“独破苔”三字,既点明了湖园的荒凉与孤寂,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郁。
“残春如梦静池台”一句,将残春比作梦境,静谧的池台则成了梦境的载体,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向往。接下来,“冬郎易得芳时恨,昭谏犹淹记室才”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惋惜和对才华未能施展的遗憾。
“云过龙鸾聊写影,风高燕雀漫相猜”描绘了一幅动态的画面,云彩飘过,留下龙鸾的影子,风高之际,燕雀在空中飞翔,似乎在猜测着什么。这一联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动景象,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由与未知的好奇与探索。
最后,“花边绀鬓低吟处,一片飘红可得回”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站在花前,低吟浅唱,花瓣随风飘落,象征着美好时光的流逝。然而,诗人并未完全沉溺于哀愁之中,而是以“一片飘红可得回”的疑问,表达了对美好事物回归的渴望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湖园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间流转、人生际遇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