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行止虽殊涂,趋舍要一致全文

行止虽殊涂,趋舍要一致

出处:《留别豫生
清末民国初 · 陈宝琛
平生爱友朋,况子总角契。
行止虽殊涂,趋舍要一致
五年沪上语,人事恍隔世。
湖山枉嘉招,握手转欲涕。
涉旬餐胜足,别绪起酒次。
投诗徵赠言,吾意子故会。
圣湖自明瑟,宁以晴雨异。
颇嫌游者众,林墅或为累。
南山虚且深,松篁閟静翠。
九溪十八涧,佳处岂在寺?意行试龙井,茗淡滋可味。
文字外有禅,兹游子幸识。

鉴赏

这首诗是陈宝琛在与好友分别时所作,情感真挚,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首句“平生爱友朋”,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热爱,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接下来,“况子总角契”、“行止虽殊涂,趋舍要一致”等句,通过对比自己与朋友的不同生活轨迹,强调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共同的价值观。

“五年沪上语,人事恍隔世”两句,回忆了过去五年在上海的相聚时光,感叹时间流逝之快,人事变迁之大,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湖山枉嘉招,握手转欲涕”描绘了与朋友分别时的情景,虽然湖光山色美丽,但想到即将分别,不禁心生感慨,眼眶湿润。

“涉旬餐胜足,别绪起酒次”写出了离别前的宴饮,借酒消愁,别绪渐浓。

“投诗徵赠言,吾意子故会”表明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的心意,希望朋友能理解并珍惜这段友谊。

“圣湖自明瑟,宁以晴雨异”以圣湖为例,说明真正的友谊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晴天雨天都一样珍贵。

“颇嫌游者众,林墅或为累”表达了诗人对喧嚣人群的反感,更倾向于宁静的自然环境,暗示了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

“南山虚且深,松篁閟静翠”描绘了南山的幽静景色,松竹掩映,绿意盎然,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纯净。

“九溪十八涧,佳处岂在寺?”提出疑问,九溪十八涧的美景是否仅仅局限于寺庙之中,暗示了自然之美无处不在,不必拘泥于形式。

“意行试龙井,茗淡滋可味”描述了诗人尝试前往龙井品尝茶水,即使茶味清淡,也自有其独特的韵味,比喻友情的真谛在于心灵的交流而非表面的华丽。

“文字外有禅,兹游子幸识”点明了诗中蕴含的禅理,即在文字之外,还有更深的智慧和感悟,这次旅行让诗人有幸认识到这一点。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深情厚谊,也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