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寒戍迥千山月,夜静楼高一笛风
出处:《西宁感旧》
清 · 王以中
雁行昔日聚湟中,曾论屯田仿汉功。
事去繁华原似梦,重来童稚半成翁。
沙寒戍迥千山月,夜静楼高一笛风。
几度荒园亭上望,廿年前醉牡丹红。
事去繁华原似梦,重来童稚半成翁。
沙寒戍迥千山月,夜静楼高一笛风。
几度荒园亭上望,廿年前醉牡丹红。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王以中的《西宁感旧》描绘了一幅怀旧的场景。首联“雁行昔日聚湟中,曾论屯田仿汉功”,通过回忆往昔,表达了对昔日同僚聚集在湟中,讨论效仿汉代屯田制度的情景的怀念。"事去繁华原似梦",将过去的辉煌与如今的落寞对比,如梦般虚幻,暗示了世事变迁。
颔联“重来童稚半成翁”,诗人感慨时光荏苒,当年的孩童现已长大成年,流露出岁月催人老的沧桑感。颈联“沙寒戍迥千山月,夜静楼高一笛风”描绘了青海湖边的冷寂夜色,月光洒满千山,远处传来一缕笛声,增添了凄清的氛围。
尾联“几度荒园亭上望,廿年前醉牡丹红”,诗人多次在荒废的园林中眺望,回忆起二十年前盛开的牡丹,那鲜艳的色彩仿佛还在眼前,但人事已非,情感深沉而哀婉。
整首诗通过西宁的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追忆和对岁月无情的感叹,展现了清人对历史变迁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