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何当访子三顾山,共荷长镵拾瑶草全文

何当访子三顾山,共荷长镵拾瑶草

出处:《题尹内翰家山图
明 · 何乔新
南山凌苍冥,北山屹绝壁。
美人爱山住山中,恍似当年谢安石。
清溪一带缘桃花,春流滉漾蒸红霞。
渔郎到此惊且喜,祗疑误入仙人家。
草堂数间荫乔木,知是美人读书屋。
晴峰当户开秋渠,飞瀑萦林漱寒玉。
一从献策来皇都,西清东观恩宠殊。
长杨不奏子云赋,石室还紬太史书。
閒来却忆钓游处,桑梓迢迢隔烟雾。
旧时猿鹤今何如,应怨山人不归去。
何人写此家山图,长林远岫春模糊。
墨云翻空太阴黑,妙笔直与造化俱。
山腰小径仅如发,细看尚恐苔花滑。
断崖老树杳莫窥,似听孤猿啼夜月。
蹇予旧住金嶂西,别来芳草应凄凄。
对此新图忆丘壑,归心便逐秋鸿飞。
人生无如归去好,莫使山中迹如扫。
何当访子三顾山,共荷长镵拾瑶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川之美,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以南山和北山起笔,勾勒出山势的雄伟与峻峭,接着引入“美人”居住在山中,仿佛再现了古代文人雅士追求的隐逸生活,与谢安石相提并论,增添了历史的韵味。

诗中描绘了清溪、桃花、春流、红霞、渔郎、仙家、草屋、晴峰、秋渠、飞瀑、寒玉等自然景观,构成了一幅和谐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这些意象,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进一步地,诗人提到“献策来皇都”,暗示了自己曾有过入世的经历,但最终选择了回归自然,与“西清东观”、“长杨”、“石室”等官宦生活形成对比。这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后半部分,诗人回忆起过去的生活,感叹时光流逝,山中景物可能已发生变化。他希望有人能绘制出这样的家山图,以保存这份记忆。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再次回到山中的渴望,以及对与友人共享隐逸生活的期待。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蕴含着对官场生活的反思。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