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国鱼龙霜后静,关河鸿雁日边回
出处:《文殊寺高阁》
元末明初 · 陈基
何年兰若倚崔嵬,观阁连天罨画开。
泽国鱼龙霜后静,关河鸿雁日边回。
阑干迥溯虚空上,岁月深从浩劫来。
自信平生爱登览,夕阳高处重徘徊。
泽国鱼龙霜后静,关河鸿雁日边回。
阑干迥溯虚空上,岁月深从浩劫来。
自信平生爱登览,夕阳高处重徘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文殊寺高阁的壮丽景象与诗人对其的深深感慨。首句“何年兰若倚崔嵬”以疑问起笔,引出对古老寺庙的遐想,接着“观阁连天罨画开”一句,通过“连天”和“罨画”展现了高阁与天空相连,色彩斑斓的壮丽画面。接下来,“泽国鱼龙霜后静,关河鸿雁日边回”两句,运用自然景象的对比,表现了秋霜过后鱼龙归静,鸿雁南飞的宁静与辽阔,寓含着时间流转、万物更替的哲理。
“阑干迥溯虚空上,岁月深从浩劫来”则进一步深化了空间与时间的对比,高阁上的栏杆仿佛直抵虚空,岁月的痕迹深藏于历史的长河中,暗示着人类文明与自然界的永恒对话。最后,“自信平生爱登览,夕阳高处重徘徊”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生命旅程的反思,夕阳下的徘徊不仅是对美景的流连忘返,更是对人生经历的回顾与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体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对于自然美的追求与对生命意义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