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歌早贯骊龙颔,丹桂曾攀玉兔宫
出处:《送王校书往清源》
唐 · 徐夤
南国贤侯待德风,长途仍借九花骢。
清歌早贯骊龙颔,丹桂曾攀玉兔宫。
杨柳堤边梅雨熟,鹧鸪声里麦田空。
吟诗台上如相问,与说蟠溪直钓翁。
清歌早贯骊龙颔,丹桂曾攀玉兔宫。
杨柳堤边梅雨熟,鹧鸪声里麦田空。
吟诗台上如相问,与说蟠溪直钓翁。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南国:指南方地区。贤侯:指有德行且地位显赫的诸侯。
九花骢:古代名贵的马匹。
骊龙颔:比喻美妙动人的歌声。
玉兔宫:神话中的月宫,象征纯洁。
梅雨熟:指江南地区梅雨季节,农作物成熟。
鹧鸪声:鸟鸣声,常用来表达离别或乡愁。
蟠溪:虚构的溪流,可能象征隐居之地。
直钓翁:指隐居垂钓的老人,暗指诗人自己。
翻译
南方的贤明侯爷以美德闻名,长途旅行还借用九花骢作为坐骑。清脆的歌声早就打动了骊龙的心,他曾攀登过象征纯洁的玉兔宫。
在杨柳堤边,梅雨已熟,田野中只听见鹧鸪的叫声,麦子已经收割完毕。
如果有人在吟诗台上询问,就请告诉他,我就像蟠溪边垂钓的老翁。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贤侯对德行的期待和崇尚,以及对友人离别时的送别之情。首句“南国贤侯待德风”表明了诗中所述之地为南方,且有尊贵而品行高洁者在此等待着某种美好的德行为或人格魅力。而“长途仍借九花骢”则是说,即便远离也依旧骑乘那九花骏马,象征着对友情的珍视和不舍。
接下来的“清歌早贯骊龙颔,丹桂曾攀玉兔宫”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雅集之乐,以及他们共同攀登过的高洁之境。这里的“清歌”指的是纯净无暇的歌声,“骊龙颔”则是美好声音的比喻;“丹桂”和“玉兔宫”皆为仙境之物,象征着两人曾共同追求过高雅脱俗的精神境界。
第三句“杨柳堤边梅雨熟,鹧鸪声里麦田空”描绘了一幅春日送别的情景。杨柳依然,堤边之上正是春天梅花盛开时节,而“鹧鸪声里麦田空”则透露出麦田已收割过,空阔无人,只有鸟儿的叫声在耳边回响。
最后,“吟诗台上如相问, 与说蟠溪直钓翁”表达了诗人在送别之际,在吟诵诗歌的台上,通过诗句与友人交流着彼此的心意。这里的“蟠溪”、“直钓翁”皆为地名或隐逸之士,比喻两人心灵的沟通和对远方朋友的深情思念。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景物描写,传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以及对美好德行为的向往和赞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