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来人委靡,如今劲节似秋横
出处:《送徐殿院回乡》
宋 · 林霆龙
三十年来人委靡,如今劲节似秋横。
三条鲠亮为时重,一叶翩翾去国轻。
莘老不还司谏职,廖公应显出台名。
遐冲尚赖精神折,未许林泉得隐声。
三条鲠亮为时重,一叶翩翾去国轻。
莘老不还司谏职,廖公应显出台名。
遐冲尚赖精神折,未许林泉得隐声。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三十年来:指过去的很长时间。委靡:意志消沉,萎靡不振。
劲节:刚直的节操。
秋横:秋天般的鲜明。
鲠亮:正直而光明磊落。
为时重:被时代所看重。
一叶:象征微小的事物或个人。
去国轻:离开国家显得轻视。
莘老:年老的学者。
司谏职:担任谏官的职务。
廖公:指廖姓的某位官员。
出台名:公开露面,名声显著。
遐冲:远方的边疆。
精神折:精神支柱,支撑。
未许:不允许。
隐声:无声无息地隐居。
翻译
三十年来人们意志消沉,如今刚直节操如秋天般鲜明。三条忠直的意见被重视,一片落叶离开国家却显得轻盈。
年迈的学者不再担任谏官职务,廖公应当因直言而出名。
远方的边境仍需精神支柱,不允许山林中的人们无声无息地隐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霆龙所作的《送徐殿院回乡》。诗中表达了对徐殿院三十年来经历人事沧桑后依然保持刚正不阿品格的赞赏。"三十年来人委靡"描绘了岁月流转中许多人变得消沉,而徐殿院却如秋节之竹,劲节挺立。"三条鲠亮为时重","三条"可能象征着他的直言敢谏,为时局增添重要价值。"一叶翩翾去国轻"则赞美他即使离开官场,也能轻盈地保持高尚情操。
诗人提到"莘老不还司谏职",暗示徐殿院曾担任过重要的谏官职务,现在虽已年迈,但其影响力仍在。"廖公应显出台名"中的廖公可能也是指徐殿院,意指他的名声将在家乡发扬光大。最后两句"遐冲尚赖精神折,未许林泉得隐声",表达了对徐殿院在偏远之地仍能以精神力量影响他人,不愿默默无闻于山林的敬佩。
整首诗通过赞扬徐殿院的人格魅力和高尚情操,寄托了诗人对其回归故乡后仍能继续发挥影响力的美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