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无问舍心,或恐卧床下
出处:《寄筹堂》
金末元初 · 李俊民
老为人所怜,贫恨友独寡。
等闲门外车,尽入宰肉社。
欲随射虎将,争柰无匹马。
安得化为云,四方逐东野。
大庇天下士,拟作万閒厦。
顾我盖头茅,宁肯助一把。
非无问舍心,或恐卧床下。
纵有愿留人,有馆不能假。
还因索居久,往往罪商也。
须待舍馆定,然后见长者。
等闲门外车,尽入宰肉社。
欲随射虎将,争柰无匹马。
安得化为云,四方逐东野。
大庇天下士,拟作万閒厦。
顾我盖头茅,宁肯助一把。
非无问舍心,或恐卧床下。
纵有愿留人,有馆不能假。
还因索居久,往往罪商也。
须待舍馆定,然后见长者。
鉴赏
这首诗《寄筹堂》是金末元初诗人李俊民的作品,通过诗中的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与个人情感的真挚流露。
诗中开篇“老为人所怜,贫恨友独寡”,描绘了诗人年老贫困,孤独无友的境遇,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对友情的渴望。接着,“等闲门外车,尽入宰肉社”一句,以门外车马的热闹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同时也揭示了社会的不公与世态炎凉。
“欲随射虎将,争奈无匹马”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不甘与向往,他渴望像英勇的将领一样,有所作为,但现实的局限使他只能空有抱负。“安得化为云,四方逐东野”一句,诗人借助想象,表达了自己希望像云一样自由飞翔,追随东野一样志同道合的朋友,追求理想与自由的愿望。
“大庇天下士,拟作万閒厦”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怀,他希望能够庇护天下士,建造无数的房屋,体现其济世救人的理想。“顾我盖头茅,宁肯助一把”则反映了诗人对自己现状的自嘲与无奈,即使是一片茅草屋,他也愿意贡献自己的力量。
“非无问舍心,或恐卧床下”表明诗人并非没有想要改变现状的心愿,但他担心自己可能无法得到更好的居住条件。“纵有愿留人,有馆不能假”表达了诗人即使有意愿接纳他人,却因为自身条件有限而无法实现的遗憾。
最后,“还因索居久,往往罪商也。须待舍馆定,然后见长者”则体现了诗人对孤独生活的反思与自责,同时表达了期待改善生活条件、见到贤达之人的愿望。
整体而言,《寄筹堂》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我处境的深刻反思,是一首富有思想深度和个人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