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指胶一缆,疲极不遑息
出处:《庙基滩》
清 · 黄琮
水凭地面高,峡束江身窄。
上流滔滔波,下撼磊磊石。
水石两相斗,大声日漰湱。
珠玑乱飘洒,羽箭相激射。
回飙卷飞雪,惊涛溅高壁。
孤舟尔何物,乃与水角力。
百丈入云牵,䠥躠走山脊。
千指胶一缆,疲极不遑息。
三老目始炬,心神注石隙。
退尺进则寸,从午直到夕。
布帆幸无恙,举船犹墨色。
东洋况逼近,闻险忘晡食。
篷窗暂假寐,坐失千峰碧。
梦里闻风声,依然荡心魄。
上流滔滔波,下撼磊磊石。
水石两相斗,大声日漰湱。
珠玑乱飘洒,羽箭相激射。
回飙卷飞雪,惊涛溅高壁。
孤舟尔何物,乃与水角力。
百丈入云牵,䠥躠走山脊。
千指胶一缆,疲极不遑息。
三老目始炬,心神注石隙。
退尺进则寸,从午直到夕。
布帆幸无恙,举船犹墨色。
东洋况逼近,闻险忘晡食。
篷窗暂假寐,坐失千峰碧。
梦里闻风声,依然荡心魄。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黄琮的《庙基滩》描绘了江水在峡谷中奔腾汹涌的壮丽景象。首句“水凭地面高,峡束江身窄”写出了江水因地形限制而显得湍急,水面与地面几乎齐平,峡湾狭窄,水流势不可挡。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滔滔波”、“磊磊石”、“水石两相斗”等词,生动展现了水浪冲击巨石的激烈场面,声音嘈杂,如同珠玑纷飞、羽箭激射。
诗人运用比喻和动态描写,如“回飙卷飞雪”、“惊涛溅高壁”,形象地刻画了风暴中的江水,以及孤舟在其中奋力抗争的情景。“百丈入云牵,䠥躠走山脊”进一步描绘了船只在激流中艰难前行,仿佛与江水的力量进行较量。船夫们“千指胶一缆,疲极不遑息”,显示出他们的坚韧和毅力。
诗中还描绘了时间的推移,“从午直到夕”,表明船只在险滩上挣扎的时间之长。尽管环境恶劣,但“布帆幸无恙,举船犹墨色”,显示出船员们的幸运和对安全的执着。临近傍晚,他们甚至顾不上吃饭,“闻险忘晡食”。在篷窗小憩时,诗人以“梦里闻风声,依然荡心魄”收尾,表达了内心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航行生活的紧张刺激。
总的来说,《庙基滩》是一首以山水为背景,展现人与自然搏斗的壮丽诗篇,既有磅礴的气势,又有细腻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