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我无笔力回子鲸,何以赠之有西铭全文

我无笔力回子鲸,何以赠之有西铭

出处:《弘斋诗
宋 · 项安世
刚健中正纯粹精,含弘光大品物亨。
两仪成列易道行,有首无腹非人形。
李侯毅甚将无朋,少年读易老愈明。
以龙代马变始生,以九代七坤始神。
与天同德体必弘,负载万古非蚊虻。
我无笔力回子鲸,何以赠之有西铭

鉴赏

这首诗《弘斋诗》由宋代诗人项安世所作,展现了其对《周易》哲学思想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诗中运用了《周易》中的概念和象征,如“两仪”、“易道”、“龙马”等,来阐述宇宙万物的生成、变化与和谐共存的道理。

首句“刚健中正纯粹精,含弘光大品物亨”,开篇即点明了宇宙间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刚健中正,既不偏激也不软弱,保持纯粹与精粹,包容万物,使天地万物得以繁荣发展。这体现了《周易》中“中和”的思想,即事物发展应遵循适度、平衡的原则。

接着,“两仪成列易道行,有首无腹非人形”,进一步阐述了《周易》中的“两仪”概念,即阴阳二元对立统一,是宇宙万物生成的基础。同时,通过类比,指出事物的发展不应有明显的开端和结束,而应像自然界的循环一样,持续不断。

“李侯毅甚将无朋,少年读易老愈明”,这里以李侯为例,说明了深入学习《周易》的重要性。从年轻时开始研读,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周易》的理解愈发深刻,体现了个人修养与智慧的提升过程。

“以龙代马变始生,以九代七坤始神”,这两句运用了《周易》中的卦象和爻辞,通过“龙”与“马”的替换,以及“九”与“七”的对比,形象地描绘了事物变化的动态过程,以及不同状态之间的转换。

“与天同德体必弘,负载万古非蚊虻”,最后两句表达了与天地同德、胸怀宽广的崇高境界,以及承载历史重任的决心,不似微小的蚊虻,而是具有深远影响的伟人。

整体而言,《弘斋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周易》哲学的深刻理解,也蕴含了对个人修养、社会责任和宇宙和谐的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启发性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