猗猗竹与桐,并生江之浔
出处:《杂拟十首》
金 · 赵秉文
猗猗竹与桐,并生江之浔。
朝日照孙枝,夕风振瑶林。
凤皇天外来,飞下玉山岑。
栖枝食其实,气类无幽深。
夔伦不世出,斤斧倘见寻。
一截嶰谷管,一制薰风琴。
偶蒙识者赏,无穷出清音。
朝日照孙枝,夕风振瑶林。
凤皇天外来,飞下玉山岑。
栖枝食其实,气类无幽深。
夔伦不世出,斤斧倘见寻。
一截嶰谷管,一制薰风琴。
偶蒙识者赏,无穷出清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竹与桐并生的江边景色,晨光与晚风的交替,以及凤凰与夔的象征意义,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美丽景象,还融入了对理想人格和艺术创作的思考。
开篇“猗猗竹与桐,并生江之浔”,以“猗猗”形容竹子的茂盛,与“桐”并生在江边,营造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接着,“朝日照孙枝,夕风振瑶林”,日出时阳光照耀着竹子的幼枝,傍晚的风吹动着繁茂的树林,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的韵律。
“凤皇天外来,飞下玉山岑”,凤凰从天外飞来,降落在玉山之巅,象征着非凡的灵性和超凡脱俗。接着,“栖枝食其实,气类无幽深”,凤凰栖息于竹枝上,食用竹实,其气质与竹的高洁相得益彰,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夔伦不世出,斤斧倘见寻”,夔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这里借指杰出的人物,表达了对人才的渴望与尊重。诗人担忧的是,这样的杰出人物是否会被世俗的刀斧(比喻世俗的评价或环境)所影响或破坏。
最后,“一截嶰谷管,一制薰风琴”,嶰谷管和薰风琴都是古代的乐器,象征着艺术创作的精妙与深远。诗人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像这些乐器一样,发出清越的声音,触动人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艺术创作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