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来自金沙,敢避江路绕
计程踰五月,书劳比三考。
湖阴见君处,取别殊草草。
因思会面难,相从意弥好。
新诗何所似,绘绣错华藻。
赓酬愧空疏,秪益我心搅。
亨否有时命,恭倨任妻嫂。
行矣无忘饥,俗谚戒一饱。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舟:船。自:来自。
金沙:金沙江。
敢:敢于。
避:避开。
江路:江边大道。
计程:计算行程。
踰:超过。
五月:五个月。
书劳:写信的辛劳。
比:不亚于。
三考:多次考试。
湖阴:湖边阴暗处。
取别:告别。
殊:特别。
草草:匆匆忙忙。
会面:相见。
弥:更加。
好:深厚。
新诗:新作的诗。
绘绣:绘画。
错华藻:华丽的辞藻。
赓酬:回应。
愧:感到。
空疏:才疏学浅。
秪:只。
益:增添。
心搅:内心纷扰。
亨否:顺逆。
有时命:由天定。
恭倨:恭敬谦逊。
行矣:你要走了。
无忘:别忘记。
俗谚:俗语。
戒:告诫。
一饱:一顿饱餐。
翻译
这艘船来自金沙江,竟敢避开江边大道而绕行。计算行程已超过五个月,写信的辛劳不亚于多次考试。
在湖阴之地见到你,匆匆告别让人遗憾。
想到相见不易,我们相伴的心意更加深厚。
你的新诗像什么呢?如同精美的绘画和华丽的辞藻交织。
我应对你的诗作回应却感到才疏学浅,只增添了内心的纷扰。
人生的顺逆由天定,恭敬谦逊地对待妻子和嫂子。
你要走了,别忘了节制饮食,俗语说‘一顿饱餐足以致命’。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王之道所作,题目为《酬朱元顺参议》。从诗的内容来看,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与被献诗者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知识分子的尊重。
首句“舟来自金沙,敢避江路绕。”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愿绕远而行,直奔目的地的心情。这里的“金沙”可能指的是长江中的一个地点,或是对美好景致的描述。
接着,“计程踰五月,书劳比三考。”则透露出诗人的旅途不易,历时已久,五个月的时间里,他的辛劳甚至超过了三次严格的考试。这不仅展示了诗人旅途中的艰难,更凸显了他对友情的重视,不惮远行。
“湖阴见君处,取别殊草草。”则是诗人到达目的地后,亲眼所见对方居所,并从中摘取特别的野草作为纪念。这里的“湖阴”描绘了一片宁静美丽的景色,而“取别殊草草”则表明了诗人对这次会面的珍视和对友情的深刻感受。
“因思会面难,相从意弥好。”诗人通过这一句流露出对未来的会面充满期待,同时也强调了他与朱元顺之间的情谊愈发深厚。
“新诗何所似,绘绣错华藻。”这里诗人提及到了自己新的诗作,并将其比喻为华丽的刺绣。这表明诗人的创作水平已达到了相当高的境界,同时也反映出他对友情的赞美和颂扬。
“赓酬愧空疏,秪益我心搅。”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回复朱元顺诗篇时的谦逊之情,同时也说明了这种交流活动让自己的内心得到了满足和喜悦。
最后,“亨否有时命,恭倨任妻嫂。行矣无忘饥,俗谚戒一饱。”则是诗人表达了对时间的珍视,以及对生活中的种种安排抱以顺其自然的态度。他同时也提醒自己和朋友们要记住那些平凡却宝贵的人生经验。
整首诗通过对友情、旅途和创作的描述,展现了一位宋代文人的深邃情感与高超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