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居吾久念,长恐此心违
出处:《中隐堂诗,并叙 其一》
宋 · 苏轼
去蜀初逃难,游秦遂不归。
园荒乔木老,堂在昔人非。
凿石清泉激,开门野鹤飞。
退居吾久念,长恐此心违。
园荒乔木老,堂在昔人非。
凿石清泉激,开门野鹤飞。
退居吾久念,长恐此心违。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反映了诗人在流放期间对归乡无望的哀愁之情。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和隐逸生活的宁静。
"去蜀初逃难,游秦遂不归" 这两句直接点明了诗人因为政治原因被迫流放至蜀地,但又因故不得已继续漂泊于秦地。"逃难"一词透露出诗人心中的忧虑和无奈。
接下来的两句 "园荒乔木老,堂在昔人非" 描述了一个荒废的庭院景象,长时间的弃置使得园中乔木成长,然而这曾经温馨的地方,如今已是空寂一片,缺少了昔日的人气。这里隐含着诗人对过往美好生活的怀念。
"凿石清泉激,开门野鹤飞" 则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水画面,清泉从凿出的石中涌出,门前野鹤自由翱翔,这是诗人隐居生活的一部分,也表达了对自然界的亲近与融合。
最后两句 "退居吾久念,长恐此心违" 表示了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长期思考,同时也担忧自己的内心是否会背离最初的决心。这里体现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自我选择的反思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与哲学思考,是一篇充满意境美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