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怀亦苦中年别,归翼仍愁行路难
出处:《送林朝奉》
宋 · 陈师道
两父论诗伯仲间,去思今识谢家安。
旷怀亦苦中年别,归翼仍愁行路难。
四壁未堪风雨夕,百围已试雪霜寒。
欲逃富贵疑无地,千丈竿头试手看。
旷怀亦苦中年别,归翼仍愁行路难。
四壁未堪风雨夕,百围已试雪霜寒。
欲逃富贵疑无地,千丈竿头试手看。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两父:指两位父亲。论诗:讨论诗歌。
伯仲:兄弟之间,这里指争论。
去思:离别的思绪。
谢家安:谢家的安宁氛围。
旷怀:开阔的胸怀,指壮志。
中年别:中年的离别。
归翼:归乡的翅膀,比喻回家的决心。
行路难:行走的困难,比喻人生道路的艰辛。
四壁:四周的墙壁。
风雨夕:风雨交加的夜晚。
百围:粗大的树干。
雪霜寒:寒冬的冰雪。
欲逃富贵:想逃离富贵的生活。
疑无地:好像没有地方可以逃避。
千丈竿头:千丈高的竹竿顶端。
试手看:尝试一下,看看自己的能力。
翻译
两位父亲在诗歌上争论不休,如今回忆起分别时的场景,仿佛见到了谢家的宁静。壮志豪情在中年离别之际显得尤为苦涩,归乡之路依然充满忧虑,路途艰难。
家中四面墙壁难以抵挡风雨之夜,巨大的树干已经经受过严冬风雪的考验。
想要逃离富贵似乎无处可去,如同站在千丈竹竿顶端试探自己的能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所作的《送林朝奉》,通过对两位父亲诗歌才华的比较,表达了对友人林朝奉离别的感慨。首句“两父论诗伯仲间”描绘了两位诗人才华相当,难以分出高下。接着,“去思今识谢家安”暗含对友人离去的思念,以谢家的典故寄托安慰之情。
“旷怀亦苦中年别”表达了中年离别的辛酸和对友情的珍视,暗示了人生阶段的不易。后句“归翼仍愁行路难”进一步渲染了友人旅途的艰辛,寓言其未来仕途可能的坎坷。
“四壁未堪风雨夕,百围已试雪霜寒”借景抒情,描述了友人生活环境的清贫,以及他即将面临的严酷考验。最后两句“欲逃富贵疑无地,千丈竿头试手看”,以登高比况,鼓励友人在困境中坚持追求,暗示富贵并非轻易可得,需要像登高一样不断努力。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友人的关切,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陈师道诗歌的深情与哲理并重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