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看高士传,愧勒北山移
出处:《答罗尊生》
明 · 卢龙云
阅世知音少,何因遇子期。
每看高士传,愧勒北山移。
艺苑交如石,流年鬓易丝。
霜蹄开道路,历国总称奇。
每看高士传,愧勒北山移。
艺苑交如石,流年鬓易丝。
霜蹄开道路,历国总称奇。
鉴赏
此诗《答罗尊生》由明代诗人卢龙云所作,通过诗中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知音难觅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阅世知音少”点明了诗人对于世间知音稀少的感叹,表达了在复杂多变的人世间,能够找到真正理解自己、与自己心灵相通的朋友是多么难得。接下来,“何因遇子期”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遇到像伯牙这样的知音的惊喜和感激之情。“子期”在这里借用了古代典故,指的就是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进一步强调了知音的珍贵。
“每看高士传,愧勒北山移”两句,诗人通过阅读历史上的高士传记,反思自己的行为,感到惭愧,似乎在暗示自己与理想中的高士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自我反省和提升。这里运用了“北山移”的典故,原意是形容一个人意志坚定,即使面对巨大的困难也能坚持不动摇,此处可能暗含诗人对于自身品格的期许和自我鞭策。
“艺苑交如石,流年鬓易丝”则描绘了诗人在艺术领域的交往如同坚硬的石头一般坚实,但时间的流逝却让鬓发变得如丝般细软,形象地展示了岁月的无情和时光的流转。这两句既是对友情的赞美,也是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
最后,“霜蹄开道路,历国总称奇”以“霜蹄”比喻诗人及其作品如同经过霜雪磨砺的马蹄,不仅开出了道路,还得到了各国的赞誉。这不仅是对诗人成就的肯定,也象征着其作品和思想影响深远,为后人所称道。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于知音的渴望、对友情的珍视、对自我成长的反思以及对艺术成就的自豪,是一首情感丰富、寓意深刻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