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恭和御制长春花诗(其二)赏析

恭和御制长春花诗(其二)

宋 · 史浩
帝予四时春,著花无浪蕊。
殖本在蓬壶,非烟笼翠紫。
雪里友寒梅,芳辰领繁卉。
每蒙天一笑,睿思涌泉水。
沾丐及老臣,芬芗胜荃芷。
况复屡褒嘉,载赓宁但已。
第愧狂斐辞,不足溷琼几。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四季之春的美丽与生机,将长春花置于其中,赋予其独特的地位与象征意义。诗人通过“帝予四时春”开篇,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四季更替与帝王的恩赐相联系,营造出一种宏大而温馨的氛围。接着,“著花无浪蕊”一句,既赞美了花朵的美丽,又暗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殖本在蓬壶,非烟笼翠紫”两句,运用神话色彩,将长春花的生长地点设定为仙境蓬壶,同时以“非烟笼翠紫”描绘其环境的神秘与美丽,进一步强化了花的非凡之处。接下来,“雪里友寒梅,芳辰领繁卉”则将长春花与寒梅并列,强调其在严冬中也能绽放的坚韧品质,同时与百花争艳的春日景象形成对比,凸显其独特魅力。

“每蒙天一笑,睿思涌泉水”运用拟人手法,将皇帝的赞许比作天上的微笑,以及智慧如同泉水般涌现,表达了对皇帝智慧与恩赐的高度赞扬。接着,“沾丐及老臣,芬芗胜荃芷”则体现了皇帝对臣子的关怀与赏识,将臣子的荣誉比作香气胜过荃芷,寓意深远。

最后,“况复屡褒嘉,载赓宁但已”表达了对皇帝多次表彰的感激之情,并期待能继续创作,表达出诗人对艺术与文学的热爱与追求。“第愧狂斐辞,不足溷琼几”则谦虚地表示自己的作品可能不足以配得上如此高贵的赏赐,流露出诗人对自己作品的自省与谦逊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长春花的美丽与独特,更借花喻人,表达了对帝王恩赐的感激、对臣子关怀的赞美,以及诗人自身对艺术与文学的热爱与追求,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风骨与情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