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九州同贡赋,四海庆俞都全文

九州同贡赋,四海庆俞都

明 · 谢元汴
丁壮馀三户,惊闻粟米征。
九州同贡赋,四海庆俞都
卜式宜边吏,弘羊信我徒。
农桑生孝弟,敢曰力田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社会对粮食征税的普遍现象,以及由此引发的对国家统一与繁荣的期待。诗人通过“丁壮馀三户”这一句,形象地展现了战乱后仅存的零星人口景象,凸显出社会的凋敝与人民生活的困苦。接着,“惊闻粟米征”一句直击主题,揭示了政府对粮食的强制征收,这种行为不仅加重了百姓的负担,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的不稳定性。

“九州同贡赋,四海庆俞都。”这两句表达了对国家统一与繁荣的向往,认为只有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统一和稳定,才能有效地组织资源,促进经济发展,让四海之内共享太平盛世。诗人在此呼吁,通过合理的政策和管理,可以将分散的力量凝聚起来,共同推动国家的发展。

“卜式宜边吏,弘羊信我徒。”这两句引用历史人物卜式和弘羊的名字,暗示了对古代贤臣治国理念的推崇。卜式和弘羊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他们主张通过正确的政策和管理来治理国家,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军事能力。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这些历史人物的敬仰,并希望当代的官员能够学习他们的智慧,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最后,“农桑生孝弟,敢曰力田粗。”这两句强调了农业和家庭伦理的重要性。在古代社会,农业生产是国家经济的基础,而孝顺父母、兄弟和睦的家庭关系则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石。诗人认为,只有农民辛勤耕作,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尊重和关爱,国家才能繁荣昌盛,人民生活才能安定幸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层面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统一、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深切愿望,以及对历史智慧的传承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