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从空屋里,骑马入空台
出处:《空屋题》
唐 · 元稹
朝从空屋里,骑马入空台。
尽日推閒事,还归空屋来。
月明穿暗隙,灯烬落残灰。
更想咸阳道,魂车昨夜回。
尽日推閒事,还归空屋来。
月明穿暗隙,灯烬落残灰。
更想咸阳道,魂车昨夜回。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朝:清晨。空屋:荒凉无人居住的房屋。
骑马:骑着马。
空台:废弃无人的楼台或高台。
尽日:整日,一天到晚。
推閒事:做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消磨时间。
还归:返回。
空屋来:回到空无一人的住处。
月明:明亮的月光。
穿:透过。
暗隙:黑暗的缝隙,指狭小的空间。
灯烬:灯火燃烧后的余烬。
残灰:剩余的灰烬。
更想:更加思念。
咸阳道:这里特指咸阳古道,可能寓意着对过往或故乡的怀念。
魂车:灵魂之车,比喻深夜思绪如车行般回到过去。
昨夜回:在昨晚仿佛回到了那个地方或状态。
翻译
清晨从荒凉的屋中出发,骑马前往废弃的楼台。整天消磨时光做些闲事,最终还是回到空荡的屋内。
月光穿过黑暗的缝隙,灯火燃尽剩下冷灰。
更加思念那咸阳古道,仿佛灵魂之车在昨晚归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寂寞空旷的意境。诗人将自己置身于一个虚幻的空间—“空屋”,在这里,他不仅仅是物理上的孤独,更是在精神上与现实世界隔绝。"骑马入空台"一句,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强化了这种超脱感。
"尽日推閒事"表明诗人对世间俗务的漠视态度,而"还归空屋来"则显示出一种无奈或宿命的回归。这两句构成了诗中的一种动静交替,反映了内心世界的复杂性。
接下来的"月明穿暗隙,灯烬落残灰"描绘了一幅夜景图画。月光如水般流淌,穿透了空屋中的阴影,而灯火熄灭,只剩下残留的烟灰。这两句不仅是对环境的细腻刻画,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力的消减。
最后两句"更想咸阳道,魂车昨夜回"则将思绪投向遥远的地方—“咸阳道”,这是古代通往长安(今西安)的重要道路,而“魂车昨夜回”则是一种超自然的表述,诗人灵魂似乎在梦中旅行,体现了对过去或故土的深切思念。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虚实结合、动静相宜的艺术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孤寂与无常,以及对往昔岁月的无尽追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