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毫抚景间杯酌,作文竞与山描摹
出处:《莫釐登高卷》
明 · 沈周
洞庭雨山浮具区,金庭玉柱仙所都。
翰林王君列仙儒,住隔万顷玻璃湖。
洪涛巨浪相吞屠,我欲从之老命虞。
海东文侯眼孔大,视之不与坳堂殊。
眼中之人不可呼,翩然往就乔之凫。
文侯文侯实尹吴,所治百里山水俱。
山灵河伯受约束,疑为后拥仍前驱。
高登莫釐尽奇观,云古未始今当无。
白波青嶂坐可挹,红妆细马来敢污。
两人傲睨万象表,但恐笑语天人狙。
挥毫抚景间杯酌,作文竞与山描摹。
湖山洵美我未识,翻意斯文相厚诬。
缘文作画强鄙夫,正如擿埴求其途。
茫茫意会复有咏,长安西笑何其迂。
有生不游山亦诮,手搔白发吁嗟乎。
翰林王君列仙儒,住隔万顷玻璃湖。
洪涛巨浪相吞屠,我欲从之老命虞。
海东文侯眼孔大,视之不与坳堂殊。
眼中之人不可呼,翩然往就乔之凫。
文侯文侯实尹吴,所治百里山水俱。
山灵河伯受约束,疑为后拥仍前驱。
高登莫釐尽奇观,云古未始今当无。
白波青嶂坐可挹,红妆细马来敢污。
两人傲睨万象表,但恐笑语天人狙。
挥毫抚景间杯酌,作文竞与山描摹。
湖山洵美我未识,翻意斯文相厚诬。
缘文作画强鄙夫,正如擿埴求其途。
茫茫意会复有咏,长安西笑何其迂。
有生不游山亦诮,手搔白发吁嗟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莫釐登高卷》描绘了洞庭湖畔雨中山水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与友人王君的登高雅集。诗中以洞庭湖的浩渺和金庭玉柱的仙境象征超凡脱俗的环境,翰林王君被比作仙儒,居住在如镜的万顷湖边。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对世俗的疏离。
诗人提到海东文侯的眼界开阔,即使面对洪涛巨浪也无惧,与寻常人不同。他们一同欣赏奇观,文侯曾治理吴地,有着深厚的山水情怀。山灵河伯似乎受他管辖,随其左右。在莫釐山顶,他们纵览云雾缭绕的景色,感叹自然之美前所未有的壮观。
诗人自嘲因文而画,如同摸索未知的道路,感叹自己未能充分领略湖山之美,反而可能误解了自然的深意。最后,诗人感慨人生若不游历名山大川,将被他人嘲笑,甚至在白发丛中发出叹息,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