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月皎如烛,风霜时动竹
出处:《同褒子秋斋独宿》
唐 · 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风霜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拼音版原文
翻译
冰冷的月光侵蚀着衰残的烛火,雨声在幽深的竹林中作响。被惊动的鸟儿不时鸣叫一声,在这凄寒的枝头难以入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夜秋天的寂静画面。起始两句“山月皎如烛,风霜时动竹”中,“山月皎如烛”将明亮的月光比喻成温暖的灯火,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孤独的氛围。紧接着,“风霜时动竹”则用来形容夜晚清冷的风吹拂过树木的声音,增添了一种萧瑟感。
第三句“夜半鸟惊栖”捕捉了深夜中突然有鸟儿惊起的瞬间,通过这种细节描写,更凸显出诗人独自宿于秋斋时的寂寞与警觉。
最后,“窗间人独宿”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心境。这里,“窗间”不仅是一个具体的地理位置,也象征着隔绝外界与内心世界之间的边界。而“人独宿”则强调了诗人在这宁静夜晚中的孤独感受,凸显出一种超然于世俗之上的高洁情怀。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其简约而深远的笔触,传达了一种超脱尘嚣、享受心灵宁静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