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马见人头不低,青楼日日醉如泥
出处:《书所见二首》
明 · 董纪
下马见人头不低,青楼日日醉如泥。
杏花坛上摴蒱散,又向城东看斗鸡。
杏花坛上摴蒱散,又向城东看斗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社会中的一种风气,通过生动的场景展现出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心态。
首句“下马见人头不低”,形象地描绘了一位骑马者在下马时,所见到的人们并不低头行礼的情景,暗示出当时社会中的一种放纵与不拘礼节的风气。接着,“青楼日日醉如泥”进一步揭示了这种风气的具体表现——青楼(古代指妓院)中的女子每日醉酒,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享乐主义倾向和对道德约束的忽视。
“杏花坛上摴蒱散”一句,通过“杏花坛”这一意象,营造出一种春日的氛围,而“摴蒱散”则暗示了赌博活动的进行,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存在的不良嗜好和道德沦丧的现象。
最后,“又向城东看斗鸡”以斗鸡这一行为作为结尾,进一步展现了社会上的一种娱乐方式,同时也暗含了对这种行为背后所反映的社会风气的批判。斗鸡在古代被视为一种赌博性质的娱乐活动,频繁的斗鸡场面不仅耗费大量资源,也容易引发社会问题,因此诗人通过这一细节,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批判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展现了明代社会中的一些负面现象,如放纵、享乐、赌博等,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风气的担忧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