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日明秋水,薄烟凝暮山
出处:《与客游北山偶过普福寺寻葛洪丹井》
明 · 李奎
古寺随缘到,云霞晚自闲。
僧房开竹里,仙路入花间。
斜日明秋水,薄烟凝暮山。
偶探勾漏迹,惆怅欲忘还。
僧房开竹里,仙路入花间。
斜日明秋水,薄烟凝暮山。
偶探勾漏迹,惆怅欲忘还。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奎的《与客游北山偶过普福寺寻葛洪丹井》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画面。首句“古寺随缘到”,表达了诗人随兴而至,不期而遇的佛门静地,体现了佛教中的随缘观念。接下来的“云霞晚自闲”则以傍晚的云霞为背景,渲染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僧房开竹里,仙路入花间”两句,通过描绘僧房隐于翠竹之中,通往仙界的道路穿过花丛,展现了寺庙的清幽和神秘,仿佛通往道教修行的仙境。夕阳斜照,秋水澄明,“斜日明秋水”这一景象,寓含了时光流转的哲理。
“薄烟凝暮山”进一步描绘了傍晚时分山间的朦胧景色,增添了几分诗意。最后两句“偶探勾漏迹,惆怅欲忘还”,诗人提及葛洪的丹井,流露出对古代仙人遗迹的好奇和探寻,同时又因美景与历史的交织而生出淡淡的惆怅,表达了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和对归去的留恋。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游历北山普福寺为契机,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感悟,以及对超然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