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爱观音远俗尘,鹫峰林壑更清新
出处:《题金相寺三首 其二》
宋 · 苏坚
已爱观音远俗尘,鹫峰林壑更清新。
不辞遍历安禅地,要使溪山识主人。
不辞遍历安禅地,要使溪山识主人。
注释
观音:佛教中的菩萨形象,象征纯洁和慈悲。鹫峰:指有鹫鸟栖息的山峰,可能暗示高远或僻静之地。
林壑:树林和山谷,形容自然景色优美。
安禅地:佛教修行中静心冥想的地方,意指宁静、禅意的环境。
溪山:溪流和山峦,泛指山水风光。
识主人:让山水认识或感知到诗人的存在,表达诗人与自然的亲近关系。
翻译
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观音,远离世俗尘嚣。在鹫峰的森林山谷中,空气更加清新宜人。
鉴赏
这两句诗是诗人苏坚在描绘自己对观音佛祖的崇敬与追求,以及他对自然之美的感受和个人修养的体现。"已爱观音远俗尘"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超脱,心向观音所象征的慈悲与智慧。"鹫峰林壑更清新"则是对金相寺周遭环境之美的一种描写,通过"更清新"四字,传达出诗人对于这种自然环境的喜爱和赞赏。
"不辞遍历安禅地"表明诗人愿意在这片宁静的佛教用地上漫步,不惧辛劳,因为这里是他心灵的栖息所在。"要使溪山识主人"则蕴含了诗人希望自然万物都能认识到这里的真正主宰,即通过禅修达到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
整体来看,这两句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宗教情怀,还揭示了他对于自然美与精神追求的深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