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当复摇棹,杳霭东林钟
出处:《题林彬家画》
明 · 王恭
谷口翠微路,深溪明药丛。
宴林候巾舄,卷幔来群峰。
心远鱼鸟狎,迹幽猿鹿同。
行当复摇棹,杳霭东林钟。
宴林候巾舄,卷幔来群峰。
心远鱼鸟狎,迹幽猿鹿同。
行当复摇棹,杳霭东林钟。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题林彬家画》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山林景象。首句“谷口翠微路”,以“谷口”点出画面的背景,暗示了路径蜿蜒于青翠的山谷之中;“深溪明药丛”进一步描绘了溪流清澈,药草丛生的环境,透出一股清新自然的气息。
“宴林候巾舄”描绘了主人在林中设宴,等待宾客到来的情景,体现了主人的雅致与闲适。“卷幔来群峰”则通过“卷幔”动作,展现出视野随着画卷的展开,连绵起伏的群峰逐一映入眼帘的动态感。
“心远鱼鸟狎”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诗人的心境仿佛与鱼鸟无异,亲近而自在。“迹幽猿鹿同”则强调了环境的幽静,连猿鹿的踪迹也显得如此隐秘。
最后两句“行当复摇棹,杳霭东林钟”,诗人想象自己将乘舟摇曳,随着钟声渐行渐远,消失在东边的林中,给人留下悠然出尘的意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画中的山水之美,以及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深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