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比鹅黄酒,功如狐白裘
出处:《十一月五夜风雪寒甚燃薪取暖戏作五字》
宋 · 陆游
束薪从涧底,及此不时求。
力比鹅黄酒,功如狐白裘。
分才具糜粥,馀事暖衾裯。
复恐成骄惰,三更起饭牛。
力比鹅黄酒,功如狐白裘。
分才具糜粥,馀事暖衾裯。
复恐成骄惰,三更起饭牛。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束薪:收集的柴火。涧底:山涧底部。
不时:不合时宜的时候。
力比鹅黄酒:力气微小如同鹅黄色的酒。
功如狐白裘:功劳巨大如同狐狸的白色皮毛制成的袍子。
分才:分配才能。
具糜粥:煮粥。
馀事:闲暇之事。
暖衾裯:保暖被子和床单。
复恐:又担心。
骄惰:骄傲懒惰。
三更:半夜。
翻译
在山涧底部捡拾柴薪,时机不对也得去求取。力气虽小如鹅黄酒,但贡献却大似狐白皮衣。
分配才能煮粥充饥,余暇之余还能保暖被褥。
又怕因此滋生骄傲懒惰,半夜起来还要喂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陆游在寒冷的十一月五日夜,因风雪严寒而点燃薪火取暖的生活场景。他以"束薪从涧底"起笔,形象地写出薪柴的来源,暗示了生活的艰辛。接着,他将薪火比喻为鹅黄酒和狐白裘,意指虽然微薄,却能带来温暖,具有实用价值。
诗人通过"分才具糜粥,馀事暖衾裯"这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薪火不仅用于烹饪,还能提供床铺的温暖。然而,他并未因此而懈怠,反而担心自己会因为过于依赖温暖而变得懒惰。因此,他特意在三更时分起身,继续劳作,去喂养牛只,以此保持勤劳的习惯。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温馨,既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也流露出他的勤勉与自省精神。通过这样的小事,诗人寓含了深沉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