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恊相汉图章,曾向宫端进寿觞
出处:《寿唐母吴太君六十》
明 · 董其昌
唐家恊相汉图章,曾向宫端进寿觞。
庭际种兰思谢传,吟边泛柏拟共姜。
凤毛等是金为友,鹊起终看玉作堂。
顾我词林旧宾客,怀清无复感沧桑。
庭际种兰思谢传,吟边泛柏拟共姜。
凤毛等是金为友,鹊起终看玉作堂。
顾我词林旧宾客,怀清无复感沧桑。
鉴赏
此诗以“寿唐母吴太君六十”为主题,由明代诗人董其昌所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寿宴主人的敬意与祝福。
首句“唐家恊相汉图章”,以“唐家”暗指寿宴主人,通过“恊相汉图章”的典故,寓意主人与汉朝的图章相呼应,象征着家族的荣耀与传承。接着“曾向宫端进寿觞”,描述了主人曾经在宫廷中献上祝寿之酒,进一步强调了其尊贵的身份与地位。
“庭际种兰思谢传,吟边泛柏拟共姜。”这两句运用了兰花与柏树的象征意义,兰花代表高洁与雅致,柏树则象征长寿与坚毅。诗人借此表达对主人品格的赞美,并希望主人如同谢传与共姜一般,拥有高尚的品德与长久的生命。
“凤毛等是金为友,鹊起终看玉作堂。”这里以凤毛喻指主人的优秀品质,将其比作珍贵的黄金,作为朋友;而“鹊起玉作堂”则是对主人家庭环境与生活品质的赞美,预示着主人将拥有如玉般纯洁与美好的生活环境。
最后,“顾我词林旧宾客,怀清无复感沧桑。”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是词林中的老宾客,面对主人的寿宴,心中充满清静与喜悦,不再为世事变迁而感到忧伤。这表达了诗人对主人深厚的情感与祝福,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寿宴主人的赞美与祝福,展现了诗人对美好品德、长寿与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谊与亲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