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采野花归洞窟,鹿寻芳草过溪湾
出处:《山亭独坐用前韵遣兴四首》
明 · 谢迁
白云生处一僧还,清磬泠泠杳霭间。
蜂采野花归洞窟,鹿寻芳草过溪湾。
眼前往事真成梦,身外浮名得自閒。
吾爱吾庐春睡足,逢人漫说畏途艰。
蜂采野花归洞窟,鹿寻芳草过溪湾。
眼前往事真成梦,身外浮名得自閒。
吾爱吾庐春睡足,逢人漫说畏途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山中独行的宁静画面,以及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首句“白云生处一僧还”,以“白云生处”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僧人的归来则带有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味。接着,“清磬泠泠杳霭间”一句,通过清脆的钟声在云雾缭绕的环境中回荡,进一步渲染了静谧的意境。
“蜂采野花归洞窟,鹿寻芳草过溪湾”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和细节描写,展现了自然界中生物与环境和谐共存的美好景象。蜜蜂忙碌于采集花蜜,鹿悠闲地在溪边觅食,这些场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眼前往事真成梦,身外浮名得自閒”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淡然态度和对名利的超脱。他认为过去的种种已如梦境般遥远,而身外的虚名也显得无足轻重,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最后一句“吾爱吾庐春睡足,逢人漫说畏途艰”则点明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心境。他喜爱自己的居所,在春天里享受充足的睡眠,即使遇到他人,也只是随口谈谈生活的艰辛,而不将其放在心上。这反映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苦难的淡然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