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不立门前雪,望断江南万里程
出处:《送业师黄东野先生左迁卫辉郡博》
明 · 于慎行
渔阳城下多秋草,渔阳城头秋月晓。
凉风飒飒吹客心,驱车远下三河道。
三河地接太行秋,倚剑悲鸣回紫骝。
满堂击筑吾不乐,黯淡胡为赋远游。
先生落落闽中彦,束发床头开万卷。
赋成尽拟似相如,待诏金门不召见。
明光宫里落双凫,握绶江城兴不孤。
推毂难逢北海荐,抱经却授西河徒。
青毡莫道成萧索,博士古来官不薄。
买骏终归郭隗台,登龙本出孙弘阁。
垂髫旧日鲁诸生,负笈从游济北城。
十年不立门前雪,望断江南万里程。
蓟门烟树今何夕,白露满庭空水碧。
一尊相对夜色寒,挑尽青灯话夙昔。
长歌忽漫是离筵,不尽浮云黯远天。
淇园到日应相忆,万竹寒声沸百泉。
凉风飒飒吹客心,驱车远下三河道。
三河地接太行秋,倚剑悲鸣回紫骝。
满堂击筑吾不乐,黯淡胡为赋远游。
先生落落闽中彦,束发床头开万卷。
赋成尽拟似相如,待诏金门不召见。
明光宫里落双凫,握绶江城兴不孤。
推毂难逢北海荐,抱经却授西河徒。
青毡莫道成萧索,博士古来官不薄。
买骏终归郭隗台,登龙本出孙弘阁。
垂髫旧日鲁诸生,负笈从游济北城。
十年不立门前雪,望断江南万里程。
蓟门烟树今何夕,白露满庭空水碧。
一尊相对夜色寒,挑尽青灯话夙昔。
长歌忽漫是离筵,不尽浮云黯远天。
淇园到日应相忆,万竹寒声沸百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黄东野先生赴任卫辉郡博时的情景,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未来的忧虑。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友人仕途的关切。
首句“渔阳城下多秋草”,以秋天的景象作为背景,暗示离别的季节,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接着,“渔阳城头秋月晓”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凄清与孤独感。凉风飒飒,不仅触动人的心弦,也象征着离别的凉意。
“三河道”、“太行秋”、“满堂击筑”等意象,不仅描绘了地理环境,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意蕴,体现了诗人对友人即将面对的艰难旅程的担忧和不舍。
“黯淡胡为赋远游”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无奈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接下来,诗人通过描述黄东野先生早年勤奋读书、才华横溢的形象,以及他未能在朝廷得到重用的经历,展现了对友人命运的同情和感慨。
“明光宫里落双凫,握绶江城兴不孤”两句,通过对比皇宫与地方官府的生活,表达了对友人虽身处偏远之地但仍有志向和抱负的肯定。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友人未来仕途的期待。
“推毂难逢北海荐,抱经却授西河徒”则表达了对友人未能得到伯乐赏识的遗憾,同时也展现了其传授知识、培养后学的高尚情操。
最后,“青毡莫道成萧索,博士古来官不薄”一句,既是对友人职位的肯定,也是对其人格魅力的赞美。诗人鼓励友人即使身处偏远,也要保持高洁的品质,不因官职的卑微而失去尊严。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也有对友人未来生活的期许和祝福,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人才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