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暮师归不肯从,昏黑七圣皆迷踪
出处:《壮蒋叔英冒夜偕周自正谢振卿登飞云顶》
明 · 湛若水
薄暮师归不肯从,昏黑七圣皆迷踪。
久倚门闾望不至,恐陷虎口蚺腹中。
岂知壮志直前去,穿贯兽穴飞云峰。
三生笑坐三生石,眼轻四百归鸿蒙。
蒋生蒋生真士雄,踏碎五岳成虚空。
久倚门闾望不至,恐陷虎口蚺腹中。
岂知壮志直前去,穿贯兽穴飞云峰。
三生笑坐三生石,眼轻四百归鸿蒙。
蒋生蒋生真士雄,踏碎五岳成虚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蒋叔英的壮士在夜晚与友人周自正和谢振卿一同攀登飞云顶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蒋叔英勇敢精神的赞美,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描绘。
首句“薄暮师归不肯从”,描绘了蒋叔英在傍晚时分,面对归家的召唤,却毅然决然地选择留在山中,不肯随他人一同下山的情景。这表现了他的坚定意志和对探险的热爱。
接着,“昏黑七圣皆迷踪”一句,通过夸张的手法,描述了夜晚的黑暗,仿佛连传说中的七圣都迷失了方向,以此衬托出蒋叔英一行人的勇气和决心。
“久倚门闾望不至,恐陷虎口蚺腹中”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蒋叔英一行人在山中等待同伴归来时的焦急心情,同时也暗示了他们面临的危险,但并未因此而退缩。
“岂知壮志直前去,穿贯兽穴飞云峰”则赞扬了蒋叔英的壮志和勇往直前的精神,他不顾一切地穿越兽穴,最终到达了高耸入云的飞云峰。
“三生笑坐三生石,眼轻四百归鸿蒙”这两句,以超脱世俗的视角,描绘了蒋叔英在山顶上悠然自得地坐着,仿佛看透了世间的一切,眼中所见的不仅是眼前的美景,更是宇宙的浩瀚。
最后,“蒋生蒋生真士雄,踏碎五岳成虚空”是对蒋叔英的最高赞誉,称其为真正的英雄,他的勇气和力量足以让五岳化为虚无,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蒋叔英及其同伴冒险登山过程的描绘,展现了他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勇气、决心和超脱,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