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赐良药,不愿分乾糗
出处:《枣阳妇》
清 · 觉罗桂芳
侵晨过襄阳,扑面腥风吼。
贼去但空村,孑遗靡鸡狗。
人肉缠草根,狼藉不速朽。
流亡未敢归,满地饥乌走。
猛闻人呻吟,悲酸拙破牖。
马挝启其门,中有垂死妇。
听妇哭致辞,欲语气先呕。
噫昔初病时,问讯烦姑舅。
良人意殷勤,床前时执手。
一朝闻寇至,骨肉分离陡。
各思全身命,弃我如敝帚。
谁希盗贼怜,不死活亦苟。
恍惚十余日,水浆未入口。
所恨不知饥,形气尚缠纠。
奋飞苦不能,残生岂持久。
不愿赐良药,不愿分乾糗。
愿污腰间刀,游魂瘗荒阜。
乾坤莽风尘,群盗恣芟蹂。
却愁乐死人,丧乱随时有。
贼去但空村,孑遗靡鸡狗。
人肉缠草根,狼藉不速朽。
流亡未敢归,满地饥乌走。
猛闻人呻吟,悲酸拙破牖。
马挝启其门,中有垂死妇。
听妇哭致辞,欲语气先呕。
噫昔初病时,问讯烦姑舅。
良人意殷勤,床前时执手。
一朝闻寇至,骨肉分离陡。
各思全身命,弃我如敝帚。
谁希盗贼怜,不死活亦苟。
恍惚十余日,水浆未入口。
所恨不知饥,形气尚缠纠。
奋飞苦不能,残生岂持久。
不愿赐良药,不愿分乾糗。
愿污腰间刀,游魂瘗荒阜。
乾坤莽风尘,群盗恣芟蹂。
却愁乐死人,丧乱随时有。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觉罗桂芳的《枣阳妇》描绘了一幅战乱后的凄惨景象。诗中,诗人清晨经过襄阳,感受到强烈的血腥气息,村庄被洗劫一空,连鸡犬都不剩,只剩下人肉暴露在草丛中,显示出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冷漠。流离失所的人们不敢回家,只能看到饥饿的乌鸦四处觅食。
诗人听到微弱的呻吟声,发现一个垂死的妇人,她哭诉着家人在战乱中的无情抛弃,以及自己十几天来的饥饿与绝望。曾经的亲情变得如此淡薄,连基本的生存都成了奢望。妇人甚至表示,宁愿死去也不愿苟且偷生,只希望能用诗人的佩刀结束自己的痛苦,将游魂埋在荒野之中。
诗中反映了战乱带来的社会动荡和人心的冷漠,表达了对和平与秩序的渴望,同时也揭示了在乱世中个体的无助与无奈。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冷酷,具有强烈的震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