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霞欲动灵旗色,滴露如残警佩声
出处:《四月二日即事》
明 · 王世贞
方除忽展类西清,隐隐莲花踏处生。
天语独传三字切,玉衣真见五铢轻。
流霞欲动灵旗色,滴露如残警佩声。
闻道穆公夸飨帝,吹箫元只为秦嬴。
天语独传三字切,玉衣真见五铢轻。
流霞欲动灵旗色,滴露如残警佩声。
闻道穆公夸飨帝,吹箫元只为秦嬴。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四月二日即事(其一)》。诗中描绘了春日景象与诗人内心情感的微妙融合。首句“方除忽展类西清”以“方除”暗示时间的更替,而“西清”则引出一种宁静、清雅的氛围,仿佛春天的到来为大地披上了一层清新之色。接着,“隐隐莲花踏处生”一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莲花在春日里悄然绽放的情景,隐喻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的萌芽。
“天语独传三字切,玉衣真见五铢轻”两句,运用象征手法,将自然界的景象与个人情感巧妙结合。这里的“天语”可能指自然界的启示或某种超然的力量,而“三字切”、“五铢轻”则可能是诗人内心深处的感悟或对某种事物的深刻理解,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见解。
“流霞欲动灵旗色,滴露如残警佩声”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表达。诗人通过“流霞”和“滴露”的意象,不仅描绘了春日的美丽景色,也寄托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之情。“灵旗色”与“警佩声”则可能象征着某种精神的指引或内心的警醒,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最后,“闻道穆公夸飨帝,吹箫元只为秦嬴”两句,以历史典故作为结尾,既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又通过对比历史人物的行为与自己的情感体验,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深思。穆公夸飨帝的故事,可能寓意着对权力与荣耀的追求,而“吹箫元只为秦嬴”则暗示了诗人对真正价值的追寻,不为外物所动,坚守内心的真实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