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则七帙,皎若一日
明 · 王世贞
帝省礼门,爰毓之祥。
俾女于宋,而妃于张。
宜尔宗祧,宜尔舅嫜。
帝宁不勤恤,而张是痡。
有凤九苞,殈于天衢。
琢之劘之,试以百罹。
莫苦匪荼,视汝则荠。
莫畏匪酖,视汝则醴。
先君之思,以勖孺子。
伯孺而谷,先君所衷。
夜如何其,诵声隆隆。
惟此诵声,若自杼中。
战战栗栗,以保七帙。
虽则七帙,皎若一日。
祝之厘之,不家食吉。
俾女于宋,而妃于张。
宜尔宗祧,宜尔舅嫜。
帝宁不勤恤,而张是痡。
有凤九苞,殈于天衢。
琢之劘之,试以百罹。
莫苦匪荼,视汝则荠。
莫畏匪酖,视汝则醴。
先君之思,以勖孺子。
伯孺而谷,先君所衷。
夜如何其,诵声隆隆。
惟此诵声,若自杼中。
战战栗栗,以保七帙。
虽则七帙,皎若一日。
祝之厘之,不家食吉。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为颂扬张母的贞洁与教子有方而作。诗中描绘了张母在丈夫去世后,独自抚养儿子成人,直至年届七十,仍坚持教导儿子,最终得到朝廷的赏赐,得以享受俸禄。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有凤九苞,殈于天衢”、“莫苦匪荼,视汝则荠”等,形象地表达了张母的坚韧与慈爱。同时,诗中也体现了儒家的孝道观念,强调了对父母的尊敬与孝顺。整首诗语言典雅,情感真挚,是对张母高尚品德的赞美,也是对孝道精神的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