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遑朝食,吁嗟乎宿昔
出处:《葩经体川流四章》
明末清初 · 陈子升
川流浮浮,我今斯居。
不遑朝餔,吁嗟乎权舆。
川流㶁㶁,我今斯息。
不遑朝食,吁嗟乎宿昔。
园中何有,有薪有蔬。
吁嗟权舆,胡食而鱼。
不遑朝餔,曰犹徐矣。
薪蔬惟棘,莫之敷矣。
园中何有,有荼有藿。
吁嗟宿昔,胡食而鲽。
不遑朝食,曰犹绎矣。
荼藿骚骚,莫之藉矣。
不遑朝餔,吁嗟乎权舆。
川流㶁㶁,我今斯息。
不遑朝食,吁嗟乎宿昔。
园中何有,有薪有蔬。
吁嗟权舆,胡食而鱼。
不遑朝餔,曰犹徐矣。
薪蔬惟棘,莫之敷矣。
园中何有,有荼有藿。
吁嗟宿昔,胡食而鲽。
不遑朝食,曰犹绎矣。
荼藿骚骚,莫之藉矣。
鉴赏
这首诗以四章形式描绘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对自然的观察。每一章都围绕着“川流”展开,通过水的流动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无常。
第一章中,“川流浮浮,我今斯居”,诗人居住在河边,水的流动仿佛提醒着他时间的流逝。“不遑朝餔,吁嗟乎权舆”,忙碌于生活,没有时间享受一日三餐,表达了生活的艰辛与忙碌。
第二章延续了这种忙碌与无奈,“川流㶁㶁,我今斯息”,虽然暂时停下脚步,但“不遑朝食”,依然没有时间好好吃一顿早餐。这里通过“吁嗟乎宿昔”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忧虑。
第三章转向对园中的观察,“园中何有,有薪有蔬”,园子里生长着柴火与蔬菜,是生活的必需品。然而,“吁嗟权舆,胡食而鱼”,即使有鱼可食,却因忙碌而无法享用,体现了生活的不易与对简单幸福的渴望。
第四章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不遑朝餔,曰犹徐矣”,即使有时间享受,也因为生活的琐碎而难以实现。最后两章,“薪蔬惟棘,莫之敷矣”与“荼藿骚骚,莫之藉矣”则表达了对生活资源的匮乏与利用的困难,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状态的深刻反思,以及对自然与生活的细腻观察,充满了对平凡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未来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