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耳溪头馀晚濑,弃瓢岩畔有寒松
出处:《箕山落照》
元末明初 · 王翰
行尽箕山第几重,乱峰高下夕阳红。
泥涂轩冕夔龙上,土木形骸鹿豕中。
洗耳溪头馀晚濑,弃瓢岩畔有寒松。
自从避让归何处,一入霞烟更不逢。
泥涂轩冕夔龙上,土木形骸鹿豕中。
洗耳溪头馀晚濑,弃瓢岩畔有寒松。
自从避让归何处,一入霞烟更不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箕山在夕阳下的壮丽景象,以及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感慨。首联“行尽箕山第几重,乱峰高下夕阳红”以动态的行走描绘出探索自然之美的过程,同时通过“乱峰”和“夕阳红”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壮阔而宁静的氛围。颔联“泥涂轩冕夔龙上,土木形骸鹿豕中”运用比喻,将官场比作“泥涂”,将隐居生活比作“鹿豕”,鲜明地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颈联“洗耳溪头馀晚濑,弃瓢岩畔有寒松”进一步渲染了隐逸环境的清幽与静谧,洗耳溪边的晚濑声与岩石旁的寒松,构成了一幅和谐自然的画面。尾联“自从避让归何处,一入霞烟更不逢”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反思与对隐居生活的坚定,暗示了他不再涉足尘世,而是融入了自然的霞光与烟雾之中,寻找心灵的归宿。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