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来纤霭霁,矫首欣遐观
出处:《次韵祝廉夫登南楼》
宋 · 傅察
膏雨润四野,草木苏中乾。
驾言共临眺,凌云陟层盘。
华宇荫曦日,溽暑随风阑。
清谈无俗好,茶果有馀欢。
拨置簿领烦,憩此簟席安。
悠然得佳趣,可以寄簪冠。
耳目去局促,心体自广胖。
何如敛手版,触热事上官。
晚来纤霭霁,矫首欣遐观。
一鸟没天外,千林杳云端。
西山有爽气,浅绿浮巑岏。
翻疑图画里,未觉云梦宽。
萧萧林间蝉,已如咽暮寒。
直恐霜露至,归欤可忘餐。
驾言共临眺,凌云陟层盘。
华宇荫曦日,溽暑随风阑。
清谈无俗好,茶果有馀欢。
拨置簿领烦,憩此簟席安。
悠然得佳趣,可以寄簪冠。
耳目去局促,心体自广胖。
何如敛手版,触热事上官。
晚来纤霭霁,矫首欣遐观。
一鸟没天外,千林杳云端。
西山有爽气,浅绿浮巑岏。
翻疑图画里,未觉云梦宽。
萧萧林间蝉,已如咽暮寒。
直恐霜露至,归欤可忘餐。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膏雨:甘霖。苏:复苏。
驾言:驾车出行。
凌云:攀登云霄。
曦日:朝阳。
簿领:公文、事务。
簪冠:官帽,代指官场。
局促:狭小、拘束。
敛手版:收起笏板,表示退职或闲居。
遐观:远望。
巑岏:形容山峰高耸。
萧萧:形容声音凄凉或稀疏。
霜露:寒冷的天气。
翻译
膏雨滋润了广阔的田野,万物从干涸中复苏。我们一起驾车登高远望,攀登山顶的蜿蜒盘旋之路。
华丽的房屋在阳光下显得宁静,闷热的暑气随风消散。
清谈之中没有世俗的纷扰,品茶吃果带来闲适之乐。
抛开文书的烦恼,我们在这竹席上休息,感到舒适。
悠然之间找到了美好的乐趣,足以忘却官场的束缚。
耳朵和眼睛摆脱了局促,心灵和身体都得到了舒展。
哪比得上拘束于公务,冒着酷暑去面对上司。
傍晚时分,薄雾散去,我抬头欣赏远方的景色。
一只鸟消失在天际,千树万木在云端若隐若现。
西山带来凉爽的气息,浅绿的山峦若隐若现。
仿佛置身画中,不觉云梦之地的辽阔。
林间的蝉鸣声渐弱,似乎在预示着夜晚的寒意。
只担心霜露降临,回家后连饭都不想吃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大地生机勃勃的景象,诗人与友人一同登高远眺,享受着和煦的阳光和微风带来的清凉。他们远离世俗琐事,沉浸在清谈与茶果的欢愉中,感到身心舒畅。诗人对比了这种闲适的生活与官场的忙碌,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欣赏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傍晚时分,云雾散去,远处的景色更加迷人,山色青翠,仿佛画卷一般。树林中的蝉鸣也带有一丝秋意,诗人担心霜露将至,流露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疏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