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以适吾愿,何能忽去兹
出处:《治圃四首》
元末明初 · 戴良
穷冬霜露下,谷风转凄其。
以今四运周,感兹百卉腓。
披榛归北圃,墟里故依依。
桑竹馀朽株,台榭有遗基。
野老相与至,嘲谐谈昔时。
谈罢辄引觞,陶然无所思。
纷纭世中事,寒暑相盛衰。
此理苟不胜,役役徒尔为。
既以适吾愿,何能忽去兹。
以今四运周,感兹百卉腓。
披榛归北圃,墟里故依依。
桑竹馀朽株,台榭有遗基。
野老相与至,嘲谐谈昔时。
谈罢辄引觞,陶然无所思。
纷纭世中事,寒暑相盛衰。
此理苟不胜,役役徒尔为。
既以适吾愿,何能忽去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严寒时节,诗人身处园圃之中,感受到霜露侵袭和谷风带来的凄凉。他观察到自然界的生机在寒冬中凋零,百卉枯萎。诗人决定回归北圃,那里有废弃的桑竹和残存的台榭,显得荒凉而熟悉。与乡野老者相聚,他们回忆过去,谈笑风生,借酒浇愁。诗人在这样的闲适生活中,反思世间纷扰,认识到人生的无常和盛衰更替。诗人认为,如果不能领悟这个道理,人生就会被世俗所驱使,徒劳无功。然而,这样的田园生活恰好满足了他的愿望,让他不愿离开。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的超脱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