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史亲传大官馔,野人共拜甘棠祠
出处:《送李沧溟太守入觐》
明 · 卢楠
襄城太守济南客,夜发双旌摇海月。
城头箕尾超天河,城外征人吹曙笛。
父老扶杖前致辞,太守此去人皆知。
内史亲传大官馔,野人共拜甘棠祠。
黄霸功名何足数,公车诏入凤凰池。
城头箕尾超天河,城外征人吹曙笛。
父老扶杖前致辞,太守此去人皆知。
内史亲传大官馔,野人共拜甘棠祠。
黄霸功名何足数,公车诏入凤凰池。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卢楠所作,名为《送李沧溟太守入觐》。诗中描绘了李沧溟太守即将离开襄城前往京城的情景,充满了对他的深情厚谊与对未来的期许。
首句“襄城太守济南客”,点明了李沧溟的身份和出身,他虽为襄城太守,却来自济南,暗示其背景深厚。接着“夜发双旌摇海月”一句,以夜晚出发、旌旗飘扬、海月摇曳的景象,渲染出离别的氛围,同时借海月之景,增添了一抹壮丽与神秘色彩。
“城头箕尾超天河,城外征人吹曙笛”两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城头比作箕尾星,与天河相连,形象地描绘了城的壮观与辽阔;同时,通过“征人吹曙笛”的场景,展现了城外将士们在黎明时分的活动,既表现了军民的团结,也预示着即将开始的新征程。
“父老扶杖前致辞,太守此去人皆知”两句,描绘了父老乡亲们对李太守的依依不舍之情,他们手持拐杖前来送行,话语中充满了对太守离去的感慨与祝福。这一场景温馨而感人,体现了地方民众与官员之间的深厚情谊。
“内史亲传大官馔,野人共拜甘棠祠”则展示了朝廷对李太守的重视与礼遇,内史亲自准备丰盛的宴席,而百姓则共同前往甘棠祠祭祀,表达对李太守政绩的认可与敬仰。
最后,“黄霸功名何足数,公车诏入凤凰池”两句,将李太守与历史上著名的清官黄霸相提并论,表达了对他政绩的高度评价,并预祝他在新的职位上取得更大的成就。同时,“公车诏入凤凰池”这一典故,象征着李太守即将进入更高层次的政治舞台,开启新的篇章。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不仅展现了李太守离任时的复杂情感,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官民之间和谐共处的美好图景,以及对优秀官员的崇高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