眇观此瀛海,浮空竟千秋
宋末元初 · 方一夔
北极跳宜碣,南瞻尽闽瓯。
眇观此瀛海,浮空竟千秋。
瑞光出冰轮,千丈开云头。
月行无厚薄,不尽离人愁。
夜半北斗高,阑干压幽州。
繁星见复没,如滓浮新篘。
庭虚步清影,梧桂声飕飗。
举杯饮未釂,棹歌起渔舟。
光景正清绝,宾去我独留。
饮技未必奏,颓然老伶优。
眇观此瀛海,浮空竟千秋。
瑞光出冰轮,千丈开云头。
月行无厚薄,不尽离人愁。
夜半北斗高,阑干压幽州。
繁星见复没,如滓浮新篘。
庭虚步清影,梧桂声飕飗。
举杯饮未釂,棹歌起渔舟。
光景正清绝,宾去我独留。
饮技未必奏,颓然老伶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月光洒满大地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光下的各种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富有诗意的氛围。
首句“北极跳宜碣,南瞻尽闽瓯”,以北极星为引子,描述了从北至南广阔的地理视野,将读者带入一个宏大的空间感中。接着,“眇观此瀛海,浮空竟千秋”进一步扩展了这种空间感,仿佛在说整个世界都在这月光下显得渺小而永恒。
“瑞光出冰轮,千丈开云头”描绘了月亮如同一轮巨大的冰轮,光芒穿透云层,照亮了整个世界。接下来,“月行无厚薄,不尽离人愁”则表达了月亮虽然明亮,却无法消除人间的忧愁,暗示了人生的复杂情感。
“夜半北斗高,阑干压幽州”通过北斗星的位置变化,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同时也暗示了空间的辽阔。繁星的“见复没,如滓浮新篘”则以繁星的闪烁和消失,比喻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庭虚步清影,梧桂声飕飗”描绘了庭院中月光下的清影和梧桐桂树的轻风声,营造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最后,“举杯饮未釂,棹歌起渔舟”通过饮酒和渔舟上的歌声,展现了人们在月光下的欢愉和自由。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中秋之夜的美丽景色和人们在月光下的生活状态,充满了诗情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