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平已召吴公去,材秀何人是贾生
出处:《送吴提刑赴召三首 其一》
宋 · 赵蕃
拥节西来岁未更,提封略已遍循行。
洞庭青草绝馀寇,沅水武溪俱力耕。
勿漫绣衣閒直指,正应天下急澄清。
治平已召吴公去,材秀何人是贾生。
洞庭青草绝馀寇,沅水武溪俱力耕。
勿漫绣衣閒直指,正应天下急澄清。
治平已召吴公去,材秀何人是贾生。
注释
拥节:带着符节,表示官员出行。提封:管辖的区域,领土。
洞庭青草:泛指湖南地区,洞庭湖和青草湖。
勿漫:不要随便,轻率。
贾生:贾谊,汉代著名政治家,此处借指有才华的政治人才。
翻译
带着符节从西而来,这一年还未结束,他已经几乎走遍了所有地区。洞庭湖和青草之地已无敌寇,沅水和武溪两岸都在全力耕作。
不要轻易地穿着华丽官服闲逛,应当紧急处理国家大事以求清明。
太平盛世已经召唤吴公离去,像贾谊这样才智出众的人在哪里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送吴提刑赴召三首》中的第一首,表达了对吴提刑出巡地方、整治政务的赞扬与期待。首句“拥节西来岁未更”描绘了吴提刑在年终之际接受朝廷征召,带着节杖西行的情景。次句“提封略已遍循行”则强调了他的职责范围已经大致走遍,显示出他的勤勉和责任。
第三句“洞庭青草绝馀寇”赞美了吴提刑在洞庭湖和青草地区清除残余敌寇的功绩,体现了他的军事才能。第四句“沅水武溪俱力耕”进一步赞扬他在沅水和武溪地区推动农业生产,展现了他关注民生的一面。
第五、六句“勿漫绣衣閒直指,正应天下急澄清”提醒吴提刑不要轻视职责,而应积极应对国家的急务,致力于社会秩序的澄清。最后两句“治平已召吴公去,材秀何人是贾生”,以贾谊自比,表达对吴提刑才智出众的期待,暗示国家需要像贾谊那样富有才情的人才来辅佐朝廷,治理国家。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既赞扬了吴提刑的政绩,又寄寓了对国家未来的希望的送别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