茆茨已为风捲之,骤雨复作中夜时
出处:《风雨破茆屋》
明 · 梁兰
茆茨已为风捲之,骤雨复作中夜时。
泥泞沾席不堪卧,潦水浸床那得移。
稚子牵裳喜濯足,慈亲抱被空愁眉。
城西大厦人何在,满路苍苔更可悲。
泥泞沾席不堪卧,潦水浸床那得移。
稚子牵裳喜濯足,慈亲抱被空愁眉。
城西大厦人何在,满路苍苔更可悲。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梁兰的《风雨破茆屋》描绘了一幅风雨交加、生活困苦的画面。诗的前两句“茆茨已为风捲之,骤雨复作中夜时”写出了茅屋在风雨中摇摇欲坠的情景,夜晚又遭受急雨侵袭,渲染出环境的恶劣。接着,“泥泞沾席不堪卧,潦水浸床那得移”细致地刻画了主人公的生活困境,床铺被雨水浸湿,无法移动,连睡觉都变得艰难。
诗人通过“稚子牵裳喜濯足,慈亲抱被空愁眉”展现了家庭成员间的亲情:孩子们虽然在污浊的环境中找到一丝乐趣,但老母却因忧虑而眉头紧锁,画面充满了辛酸与无奈。最后两句“城西大厦人何在,满路苍苔更可悲”,以对比手法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感慨,曾经的大厦主人如今流离失所,满目疮痍的道路更显凄凉,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和世态炎凉。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风雨中的茅屋生活,寓言式的表达方式揭示了社会现实,情感深沉,富有同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