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当复思东来之兔,必有西去之乌全文

当复思东来之兔,必有西去之乌

出处:《前缓声行
明 · 李攀龙
海中之山,必有天上之河。
人知其一,莫知其它。
自非意气轻黄金,结交宁足多。
当复思东来之兔,必有西去之乌
不舍昼夜,曾何爱于吾徒。
长笛不呼短笛呼,愿君有酒即饮无酒酤。

鉴赏

这首诗《前缓声行》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充满了深邃的哲理与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首句“海中之山,必有天上之河”,以海中的山喻指世间的事物,而天上之河则象征着命运或不可见的力量,暗示了世间万物与命运之间的联系。这句诗富有象征意味,引人深思。

接着,“人知其一,莫知其它”点出了人们往往只看到事物表面的一面,而忽视了背后的复杂性和未知性。这种观点强调了探索和理解事物全面性的必要性。

“自非意气轻黄金,结交宁足多”表达了对真正友谊的珍视。意气相投的朋友比金钱更为珍贵,强调了精神层面的交流和情感的连接远胜于物质的交换。

“当复思东来之兔,必有西去之乌”运用了比喻手法,将人生比作不断变化的过程,东来的兔子代表机遇或新生,西去的乌鸦则可能象征着失去或结束。这句话提醒人们要接受生命中的起起伏伏,认识到一切都在不断变化之中。

“不舍昼夜,曾何爱于吾徒”意味着时间不停流逝,无论人们如何努力挽留,都无法阻止时间的推移。这句话表达了对时间的敬畏,以及对生命短暂性的感慨。

最后,“长笛不呼短笛呼,愿君有酒即饮无酒酤”则是对生活的态度和建议。它鼓励人们在有酒时尽情享受,即使没有酒,也应保持乐观和积极的态度。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生活乐趣的追求和对当下幸福的珍惜。

整体而言,《前缓声行》通过一系列富有哲理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探讨了人生、友谊、时间与生活的主题,展现了诗人深刻的人生洞察力和独特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