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荆歌易水,苏李泣河梁
出处:《读文山诗藁》
宋末元初 · 汪元量
一朝禽瘴海,孤影落穷荒。
恨极心难雪,愁浓鬓易霜。
燕荆歌易水,苏李泣河梁。
读到艰难际,梅花铁石肠。
恨极心难雪,愁浓鬓易霜。
燕荆歌易水,苏李泣河梁。
读到艰难际,梅花铁石肠。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一朝:一日之间。禽瘴海:遭遇瘴气弥漫的海域。
孤影:孤单的身影。
落:落在。
穷荒:荒凉之地。
恨极:极度的怨恨。
心难雪:心情难以消解。
愁浓:愁绪深重。
鬓易霜:双鬓过早出现白发。
燕荆歌易水:燕太子丹在易水边的悲歌。
苏李泣河梁:苏武和李陵在河梁边哭泣。
读到:阅读到。
艰难际:困苦的境地。
梅花:象征坚韧不屈。
铁石肠:铁石般的心肠。
翻译
一日间身处瘴气弥漫的海域,孤单的身影落在荒凉之地。满怀悲愤难以洗去,忧愁深重使双鬓过早如霜白。
像燕太子丹在易水上慷慨高歌,又似苏武李陵在河梁边泪流满面。
阅读至此,内心充满困苦,坚韧如梅花,铁石般的心肠。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汪元量的作品,收录在他的《读文山诗藁》中。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深切忧虑与悲愤。
"一朝禽瘴海,孤影落穷荒。"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突如其来的变故,使得诗人从繁华跌至荒凉孤独的情景。"禽瘴"意指战乱或兵祸,而"孤影"则象征着诗人的孤独与无依。
"恨极心难雪,愁浓鬓易霜。"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深沉怨恨和忧虑,这种情感之重,不仅难以消释,还让头发容易斑白,如同霜雪一般。
"燕荆歌易水,苏李泣河梁。" 这里通过历史上的两个悲剧人物——燕子之死(指燕昭王被迫自杀)与荆轲刺秦(荆轲未遂而死),以及苏武和李陵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英雄末路的感慨。
"读到艰难际,梅花铁石肠。" 最后这两句,则是说到了诗人阅读历史上的艰难时刻,那种悲凉之情,就像梅花一般坚韧不拔,宛如铁石一般坚硬无比。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和个人遭遇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