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芳如谢安,端恐非小草
出处:《次韵因上人晚菊简魏定父 其一》
宋 · 王之道
荆棘困松柏,风雨乱昏晓。
干戈几时息,年来费天讨。
孤芳如谢安,端恐非小草。
此意谁人知,伊余相自保。
干戈几时息,年来费天讨。
孤芳如谢安,端恐非小草。
此意谁人知,伊余相自保。
注释
荆棘:比喻困难或敌人。松柏:象征坚韧不屈。
风雨:暗指艰难困苦。
昏晓:指日夜交替。
干戈:借代战争。
几时:何时。
息:停止。
天讨:天意或上天的惩罚。
孤芳:独自芬芳,比喻高洁的品质。
谢安:东晋名臣,以清高著称。
小草:比喻平凡的人。
此意:这种心情或想法。
谁人:何人,指谁。
伊余:我。
自保:自我保护,坚守。
翻译
荆棘缠绕着松柏,风雨混淆了白天和黑夜。战争何时才能停止,近年来耗费了多少天兵天将的努力。
如同孤芳自赏的谢安,我恐怕不是平凡之人。
这番心意谁能理解,只有我自己坚守这份信念。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王之道所作,名为《次韵因上人晚菊简魏定父(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情感和对友人的思念。
“荆棘困松柏,风雨乱昏晓。”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荒凉的自然景象,其中荆棘代表了世间的艰难与挑战,而松柏则象征着坚韧不拔的品格。风雨交加,昏晓不明,形象地表达了作者面对困境时内心的挣扎和迷茫。
“干戈几时息,年来费天讨。” 这两句继续抒发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干戈即古代战争中的兵器,"干戈几时息"表达的是对和平到来的渴望。而"年来费天讨"则显示出作者对于岁月流逝、人生无常的感叹。
“孤芳如谢安,端恐非小草。” 这两句引用了东晋名士谢安的典故,他曾在乱世之中保持着高洁的品格,像一朵孤独的花朵。"端恐非小草"则表明作者对自己的境遇和品格有所自信,即便是在混乱的世界中,也能保持不凡。
“此意谁人知,伊余相自保。” 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感慨。面对这纷繁复杂的世道,他感到自己的情感和志向难以为他人所理解,因此只能依靠自己去守护那份纯净的意愿。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乱世中的坚持与自我保存的深刻思考。王之道在这首诗中展现了他既能观察世界,又能内省自我的文学才华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