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衰年厌尘劳,久念作净观全文

衰年厌尘劳,久念作净观

宋 · 吴芾
衰年厌尘劳,久念作净观
奉祠还故山,阅岁更过半。
草草结茅庐,虽无轮与奂。
水作绿罗衣,山为青玉案。
自足了馀生,岂谓浮名绊。
牵从江上来,去国同王粲。
既与猿鹤疏,还惊鸥鹭散。
公馀坐危亭,四顾云影乱。
新诗忽鼎来,累日饱吟玩。
洗我胸中尘,宛如睹清盼。
信知隐侯家,句法有成算。
方今苦乏材,当馈屡兴叹。
如公人物英,宁久从远宦。
会见御追风,起自长淮畔。

拼音版原文

shuāiniánchénláojiǔniànzuòjìngguān

fèngháishānyuèsuìgèngguòbàn

cǎocǎojiémáosuīlúnhuàn

shuǐzuò绿luóshānwèiqīngàn

leshēngwèimíngbàn

qiāncóngjiāngshàngláiguótóngwángcàn

yuánshūháijīngōusàn

gōngzuòwēitíngyúnyǐngluàn

xīnshīdǐngláilèibǎoyínwán

xiōngzhōngchénwǎnqīngpàn

xìnzhīyǐnhóujiāyǒuchéngsuàn

fāngjīncáidāngkuìxīngtàn

gōngrényīngníngjiǔcóngyuǎnhuàn

huìjiànzhuīfēngchánghuáipàn

注释

尘劳:世俗的劳苦和烦恼。
净观:清净的内心世界。
奉祠:在祠庙供职。
草草:简单粗陋。
轮与奂:形容建筑华丽。
累日:连续多日。
清盼:清澈明亮的眼神。
隐侯:隐居的贤士。
苦乏材:人才短缺。
远宦:远离家乡的官职。
御追风:皇帝的征召,比喻显贵的职位。

翻译

晚年厌倦世俗劳顿,长久以来心向清净之境。
回到故乡山中的祠庙任职,岁月已过去大半。
简陋搭建茅屋,虽不华丽但足够。
流水如绿色罗衣,青山似青玉案。
此生已满足,岂料名利牵绊。
随江流而来,如同王粲离开国都。
与猿鹤疏离,连鸥鹭也惊飞散。
公务之余坐在高亭,四周云影变幻不定。
新诗突然涌现,数日沉醉其中吟咏。
洗涤我心中的尘埃,仿佛见到清澈的目光。
确实知道您隐居之家,诗句构思巧妙。
如今人才匮乏,常感叹无人可用。
像您这样的人才,怎能长久远离京都。
将来定会受朝廷征召,从长淮边启程归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功名利禄的超脱。开篇“衰年厌尘劳,久念作净观”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尘埃的厌倦和追求心灵澄明的愿望。“奉祠还故山,阅岁更过半”则是在叙述诗人返回家乡山林,并感慨光阴似箭,岁月匆匆。

“草草结茅庐,虽无轮与奂。水作绿罗衣,山为青玉案”这几句生动地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其中“草草”二字形容了茅屋的简陋,而“水作绿罗衣,山为青玉案”则是诗人对自然景色的一种理想化表达。

接下来的“自足了馀生,岂谓浮名绊。牵从江上来,去国同王粲”表明诗人对于个人生命的满足,并不为虚浮的功名所羁绊。这里的“去国同王粲”指的是和朋友一同隐居。

“既与猿鹤疏,還惊鸥鹭散。公馀坐危亭,四顾云影乱”则是诗人在自然界中寻找宁静,同时也表现了他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感受。

最后,“新诗忽鼎来,累日饱吟玩。洗我胸中尘,宛如睹清盼。信知隐侯家,句法有成算”显示了诗人通过写作新诗来净化心灵,以文学的方式达到了心灵的澄明和平静。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淡远,是一篇表达诗人退隐情怀和对文学创作热爱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