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风雨还同往,恐负高僧石上期
出处:《期徐七游云岩》
明 · 高启
忆与青山别几时,云松应恨鹤归迟。
少知学道贫非病,闲爱谈禅偈是诗。
女浣晓江烟渺渺,人行暮苑麦离离。
明朝风雨还同往,恐负高僧石上期。
少知学道贫非病,闲爱谈禅偈是诗。
女浣晓江烟渺渺,人行暮苑麦离离。
明朝风雨还同往,恐负高僧石上期。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高启的《期徐七游云岩》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山水的向往。首句“忆与青山别几时”,以回忆起与青山的分别,流露出对旧日游历的怀念之情。次句“云松应恨鹤归迟”,通过想象山中云松对友人未归的期待,寓言了对友人的思念。
第三句“少知学道贫非病”,诗人自述曾经贫寒而专注于学问,这并非生活的困苦,反而是精神追求的富足。第四句“闲爱谈禅偈是诗”,表明诗人喜好禅宗思想,将参禅悟道的体验融入日常对话,视为诗意的生活。
第五、六句“女浣晓江烟渺渺,人行暮苑麦离离”,描绘了一幅清晨江边女子洗衣的画面,以及傍晚时分人在麦田小径漫步的景象,展现了宁静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
最后一句“明朝风雨还同往,恐负高僧石上期”,表达了诗人希望与朋友不顾风雨,如期前往云岩游玩,共享与高僧的约定,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自然之约的执着。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描绘山水景色和生活细节,传达出诗人对友情的珍重和对精神追求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