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珂更集祈年馆,朝罢天颜喜共知
出处:《北郊扈驾恭纪》
明 · 李孙宸
禁御钟残彩仗移,北扉信宿候晨曦。
飞龙俨在三清路,舞鹤初来万岁枝。
郊社并依周典礼,车书重见汉官仪。
鸣珂更集祈年馆,朝罢天颜喜共知。
飞龙俨在三清路,舞鹤初来万岁枝。
郊社并依周典礼,车书重见汉官仪。
鸣珂更集祈年馆,朝罢天颜喜共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皇帝北郊扈驾的壮观场景,展现了皇家出行的庄重与威严。首句“禁御钟残彩仗移”,以“禁御钟”和“彩仗”的移动,生动地描绘了扈驾队伍从皇宫出发的情景,钟声悠扬,彩仗飘扬,预示着一场盛大的仪式即将展开。
接着,“北扉信宿候晨曦”一句,通过“北扉”和“晨曦”的等待,形象地表现了扈驾队伍在黎明前的准备状态,充满了期待与庄严感。随后,“飞龙俨在三清路,舞鹤初来万岁枝”两句,运用了“飞龙”和“舞鹤”的意象,象征着皇帝的尊贵与祥瑞,以及扈驾队伍的和谐与美好,仿佛是天地间的一场盛会。
“郊社并依周典礼,车书重见汉官仪”则进一步强调了扈驾活动的礼仪性和历史传承性,既遵循古代周朝的郊社祭祀礼制,又展现了汉朝以来的官制传统,体现了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与继承。
最后,“鸣珂更集祈年馆,朝罢天颜喜共知”描绘了扈驾队伍到达祈年馆后的情景,鸣珂之声回响,标志着仪式的圆满结束。皇帝的喜悦之情与众人共享,营造出一种和谐、欢乐的氛围,整个场景充满了浓厚的皇家气派和文化韵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扈驾过程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明代皇家出行的宏大场面,也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对传统礼仪的尊重,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